“松”对“僧”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几多僧祗因泉在,无限松如泼墨为。 五代·贯休 春游凉泉寺
- 松形入汉藤萝短,僧语离经耳目清。 晚唐·黄滔 游东林寺
- 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 北宋·王安石 山居杂言
- 松皆有节谁青盖,僧尽无心也白头。 北宋·张士逊 题西庵寺
- 松梯十里藏归路,僧梵千声响夜山。 宋·蔡安持 灵岩
- 僧閒来出世,松老不知年。 北宋·钱昱 留题古松
- 长廊响僧呗,凉月耿松门。 北宋·李彭 宿同安寺
- 松瀑泻岩阿,僧钟度林杪。 元·乃贤 题应中立所藏陈元昭山水
- 自借松风一高枕,始知僧舍是吾庐。 明·李贽 赴京留别云松上人
- 僧榻尘稀到,松风韵自清。 明·林光 游鼓山灵源洞因宿鼓山寺六首 其六
- 松高迎日早,僧老下床迟。 明·顾璘 永兴寺结夏
- 松高云里影,僧老佛边身。 明末清初·成鹫 双桂天公见过用韵赋答 其二
- 僧房对花雨,松下共汪程。 清·翁方纲 得渔洋先生题华泉集诗手稿即次元韵二首 其二
- 僧古百年衲,松閒七尺身。 清·洪亮吉 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