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对“理”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纵饶犬彘迷常理,不奈豺狼幸此时。 唐末·罗隐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 其三
- 通塞时应定,荣枯理会均。 唐·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 至理虽亡一,臣时亦说三。 五代·贯休 和毛学士舍人早春
- 累臣放逐无还理,陛下英明有寤时。 南宋·刘克庄 读邸报二首 其一
- 亹亹循天理,兢兢到死时。 南宋·陆游 衰叹
- 理学一门要精密,时文大病在尖新。 南宋至元初·王义山 和清江韩伯善 其三
- 乘时岂羡鹏飞海,悖理须讥马守闾。 北宋·韦骧 予枕屏书叔夜养生论而孙楚材观之有诗相示遂次来韵以答
- 侈心忘理虽儿女,乐事乘时亦丈夫。 北宋·韦骧 再用前韵为感春喜会二首酬德夫 其一
- 一日不斋无此理,五行并下记他时。 北宋·唐庚 悼杨隐之承事
- 起趋吴越时难得,上继张余理必然。 宋·朱翌 送邓清臣之行在
- 倚伏时皆有,文章理亦犹。 南宋·苏泂 梅口遣兴
- 丰稔时难保,盈虚理有还。 南宋·王阮 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一首
- 风自无回理,潮犹有上时。 宋末元初·刘辰翁 春景 去帆春色随
- 坐得濯缨理,还思垂钓时。 北宋·赵鼎臣 波流一首
- 长圆非物理,暂晦亦天时。 北宋·范百禄 中秋待月夜分乃见
- 倚伏时难定,屯亨理亦循。 北宋·苏舜钦 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
- 禅关无问理,溪曲过开时。 北宋·韩琦 落花
- 损益时皆有,亏成理或然。 宋·王洋 省题泰帝鼓瑟
- 宗门淘汰宜穷理,道眼因缘贵识时。 金末元初·耶律楚材 和景贤十一首 其十
- 禄不妄干时有待,道从深探理弥真。 元·王恽 雨后出门言怀 其一
- 时清共乐林居好,理到能消客气狂。 元·王恽 和郝子贞见赠之什兼饯舟行二首 其一
- 会得两仪推荡理,便知一气往来时。 南宋末·李道纯 为孚庵指玄牝
- 负乘时所忌,得失理难穷。 元·洪希文 禁马
- 寒燠迭循时自变,盛衰相继理犹常。 明·权好文 立春。次监司韵
- 若教物理无伸屈,谁信天时有长消。 明末清初·姜柏年 漏泄春光有柳条
- 乍喜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 明·琦元璞 夏五月过玉山见娄江诸故人漫兴之作
- 要取中和陶至理,不须浮誉耀当时。 明·申光汉 题薇垣契会图
- 荣辱暂时浑梦幻,死生常理即朝昏。 明末清初·姜柏年 南参判挽
- 致理务令和气在,措时期见大猷升。 明·郑文孚 宣宗大王挽章代述
- 周召自臻平格理,皋夔正是协恭时。 明·孙承恩 借韵赠桂翁介翁二老
- 是非自有分明理,善恶宁无报应时。 明末清初·李健 秋晓书怀 其二
- 道可济时须有本,文应切理是真才。 明·区越 和亲友送小儿会试
- 问数可能探理窟,谈仙直欲谢时流。 明·李滉 与骊州牧李公纯,训导李畬游神勒寺
- 古今时或变,宇宙理长存。 明·申钦 世故 其二
- 倾否时须圣,扶屯理必亨。 明末清初·顾炎武 帝京篇
- 天时昏昼错,地理谷陵讹。 明·李荇 久雨
- 天时验潮汐,物理看升沈。 明·卢守慎 醉题
- 时应无一定,理可反三隅。 明·申楫 酬寄林秀才伯圭陈情诗六十二韵
- 达理生何惜,忧时病转侵。 明·权近 闻尹三宰留都下世
- 盈虚时所昧,倚伏理恒昭。 明·区大相 被弹将南行作二十四韵
- 序以天时转,心将物理融。 清·沈德潜 奉敕恭和御制生秋诗二十章用元微之生春诗韵 其十四
- 地理已将周服别,天时仍与夏正违。 清·南龙翼 次杜工部秋兴 其八
- 清士多穷时或尔,仁人无寿理难徵。 清·南有容 李应教挽
- 气温原自无冻理,候冷亦常有弱时。 清·弘历 月令七十二候诗 其六十六 水泉动
- 时文腔调入歌妓,理学工夫混坐禅。 清·王季珠 感时二首 其一
- 朝锐时无失,先难理亦参。 清·金锡胄 一行颇以朝站稍远为苦。以诗解之
- 得理忘蹄妙,因时养魄辉。 清·弘历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 其一百二十 兔
- 时危惟旷达,理直免犹疑。 清末至民国·姚倚云 余将返潮彦姝侄女亦即往沪离绪万端无以自释时值初冬月明赋诗贻之以为互相珍重而图后会勉之
- 宏济时谁赖,艰贞理不磨。 清末·郑孝胥 芜湖道署燕集上广雅尚书
- 孤怀时自振,百折理何疑。 清末·郑孝胥 上海旅社二首 其二
- 已省明时无敝政,愿为真理一奴才。 现当代·聂绀弩 无题柴韵八首 其三
- 此理良深怪,当时感夕蜉。 当代·毛进睿 恭次沚斋夫子自寿八十韵为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