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对“识”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中唐·张籍 没蕃故人
- 漫说玉床收箭镞,何曾金鼎识刀圭。 北宋·苏轼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
- 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北宋·黄庭坚 渔父二首 其一
- 思远人谁识,身闲世不收。 南宋·葛天民 秋日西湖闲泛
- 龙收古剑沈秋水,鹤识神丹起夜光。 元·虞集 赠无尘道人
- 初迎年至收霖雨,遂遣人间识凤麟。 元·李孝光 寿平章凉国公迂轩先生
- 厚地无人收白骨,皇天有眼识丹心。 元·成廷圭 哭湖广省郎中刘遵道
- 野老尚能收谱牒,邻人还解识田园。 元末明初·刘崧 过清节先生故居废址遇野老谈旧事
- 穿云惯识金芝草,扫雪频收石乳花。 元末明初·刘崧 再赠王石泉
- 黄金收騕袅,紫气识干将。 元末明初·蓝智 赠张尚书四十韵
- 茶饴惟自识,薏苦待谁收。 明末清初·屈大均 咏茼蒿花同础尘元孝限四十韵
- 干牛有气时难识,汗血为驹晚见收。 明·游朴 送陈豫庵之济宁州 其一
- 纵有王阳收贡禹,谁教汉武识相如。 明·许𥛚 投赠天官冢宰閤下
- 一生清苦无人识,百卷文章有子收。 明·苏世让 广寒楼
- 酣歌曼倩谁能识,豪气陈登尚未收。 明·高敬命 寄赠林石川
- 云边江树收残梦,月里天香识旧痕。 明·顾清 宋西庄寿诗为懋思太学赋是日迎予西郊
- 江城惯识冯唐面,俎豆难收李广功。 明·陈钧 挽李忠先生
- 朝著久曾收重望,边头先已识威名。 明·申光汉 送妻侄林君亨秀。以玉堂修撰。出佐会宁镇 其二
- 白鸥惭晚识,宦路得先收。 明·李荇 联句 其十
- 骏骨收天驷,琴材识爨桐。 明末清初·宋琬 寿罗篁庵夫子
- 髻鬟队里无人识,兵仗丛中看盒收。 晚清·严金清 红线取盒
- 宫中久识元才子,明主终收孟浩然。 清·陈祖范 寄沈归愚
- 斗閒剑识中宵气,爨下琴收太古音。 清·林则徐 和卓海帆阁学江南文闱即事原韵
- 灯回锦席收遗佩,月暗罗襦识故香。 清·李匡德 七夕夜。集孤竹馆。戏书
- 了识佚名录枚傅,不收新律韵宫商。 清·弘历 天禄琳琅鉴藏旧版书籍联句
- 今无汉榷民收利,昔出蛮船土识宜。 清·朴准源 庭种南草叶甚盛。戏题其上
- 儿时衫履人都识,老去功名史莫收。 清·法式善 步杨柳湾寻文正故居不得憩湖边诸寺仍用前韵
- 时当白露快收雨,客至青驴先识声。 清·赵秀三 其翌客来。又叠前韵
- 不将十面收强楚,终见三齐识假王。 清·涂国熙 淮阴侯
- 草有童乌识,笺应子骏收。 清·赵斗淳 心远亭共洪海居都尉金薇西尚书拈韵 其二
- 粗识宫墙富,兼收锁钥功。 清·钱大昕 门神 其一
- 带叶收残果,因风识暗泉。 清·申靖夏 金仙庵
- 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 明末清初·钱澄之 梧州杂诗 其六
- 疆索收蕃部,威仪识汉官。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赠刘毅斋太保
- 新收平寇略,谁识济川才。 清·刘敦元 同聂琅圃茂才登粤秀山山响楼步壁间宾谷方伯原韵
- 买酒无人识,伤春并泪收。 清末民国初·梁鼎芬 渌水桥吊杜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