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对“感”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年颜近老空多感,风雅含情苦不才。 北宋·林逋 池上春日
- 年颜近老空多感,风雅含情愧不才。 北宋·王安国 池上春日
- 骆马柳枝馀感慨,沉香芍药待才名。 元·刘诜 和曾学士见贻二首 其二
- 有感歌黄鹄,无才咏落霞。 明·孙承恩 东郊别业用前韵 其四
- 感深唯绝倒,才薄奈将何。 明末清初·李敏求 次韵谢白轩相惠诗。兼有九秋之约
- 感深难忘三条烛,才大曾推万斛泉。 清·赵翼 编校文端师集感赋 其一
- 感虽倾一饭,才岂愧千钟。 清·黄景仁 闻思复来岁复馆姑孰
- 只益劳生感,原无用世才。 清·江湜 武平道中纪意
- 关河摇笔才难尽,贫贱论交感倍增。 清·陈寿祺 永春郑使君一论戍秦中伤其老病远迁歌以永诀
- 旧事兴亡麋鹿感,长篇歌泣凤凰才。 清末民国初·赵元安 读梁成楠钓龙台古风即用原韵赋七律呈政
- 未消气运兴衰感,已负乾坤干济才。 晚清·许梦青 哭施仁思孝廉 其一
- 乾坤莽荡才谁属,身世萧骚感不同。 清末近现代初·何威凤 甲戌之省途中 其一
- 落木自增秋士感,淩云重见故人才。 清末至民国·汪荣宝 雨窗次韵释戡二首 其一
- 梅村不尽听琴感,百谷终辜碎玉才。 清末至民国·梁鸿志 得书有作
- 即席才犹艳,怀人感未销。 清末至现当代·沈尹默 珠馆一首,用义山碧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