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对“国”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圣世取才先实用,儒生报国岂身谋。 南宋·张栻 鹿鸣宴
- 书生狂妄常忧国,圣代飘零岂弃才。 南宋·赵蕃 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纯教授去非尉曹
- 抡才合作金闺彦,忠国无踰宝鼎书。 南宋·林希逸 题郭进士所进万世宝鼎鉴
- 作吏缁衣国,工吟白社才。 北宋·宋祁 送王鼎同年尉荥阳
- 报国求贤急,搜才荐牍盈。 北宋·张耒 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 非才孰为治,与国倍生光。 南宋·赵蕃 呈刘子卿四首 其二
- 才高不在欧苏下,国小难居齐楚间。 元·洪希文 次周介福陈仲敷拉游乌石山韵
- 难堪司命雠才子,终倚文章报国恩。 明末清初·龚鼎孳 送李素臣归八实时南宫已隽复失兼值悼亡聊志同病之感
- 金堤原壮国,铃阁妙延才。 明末清初·龚鼎孳 寄怀孔心一观察 其一
- 奇才每叹遭逢日,华国争惊傧接年。 明末清初·李庆全 李延陵挽 其二
- 伯才共惜陈琳老,京国空怀庾信悲。 明·何允泓 读金元诸公遗集各赋一章凡五首 其三 陈敬初
- 怜才圣主原恩贷,许国公卿重论思。 明·罗洪先 曾梅台参议自释逮移闽藩道遇贻诗次韵酬赠
- 吾观相国事宣庙,众道奇才属大鸣。 明末清初·赵絅 挽月沙先生 其二
- 从今妙手宜医国,自古明君不负才。 明·祁顺 次萧文明见寄韵 其二
- 育才自得平生乐,报国还看晚节坚。 明·李贤(原德) 赠薛大理先生西蜀之行
- 季札朝周才不忝,由余佐穆国宁虚。 明·倪谦 留别申泛翁
- 圣语自天称国稳,臣心何地愧才疏。 明·管讷 侍从朝京还国舟中简府僚
- 国归蜀主三分定,才过曹丕十倍强。 明初·孙英 过南阳卧龙冈谒武侯庙
- 自古均输资国用,即今纲领任才贤。 元末明初·释宗泐 送吕尚书除两浙盐运使
- 长沙有客能经国,举世何人解惜才。 明·韩雍 再次韵奉彦卿
- 孤楫留连吴越国,寒灯遥忆白苏才。 明·饶与龄 踵友竹道苏杭北上韵
- 怀英真为国,文举好怜才。 明末清初·阎尔梅 有感 其一
- 才虽惭报主,国耳敢言家。 明·申钦 江阴县独坐
- 人才于此盛,相国更殊伦。 明末清初·李敬舆 挽月沙先生
- 文章倾上国,教育得英才。 明末·何绛 送颐庵叔设帐浔阳
- 茂才叨辟选,上国接周旋。 明·梁有誉 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徐子与宗子相王元美四子一百韵
- 腐儒终误国,盛世自多才。 明·杨巍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二
- 去国怀明主,怜才忆故人。 明·冯惟讷 送王阁山赴均州别驾
- 不才将底用,于国果何裨。 明·沈彦光 述怀排律五十韵
- 即死还忧国,皇天亦妒才。 明·郑善夫 岁暮哭近夫二首 其二
- 富国无能数,论才孰许当。 明·黄廷彧 李监牧有庆来访于吉州。临别。赠此 其二
- 十年今去国,千里独怜才。 明·边贡 留别董三屏次韵
- 抱才终恋主,忧国转伤神。 明·钟芳 送边司徒华泉
- 不才孤世望,报国念身微。 明·胡俨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六
- 独坐每存忧国念,旁观真有爱才心。 清·蒋士铨 上黄昆圃先生 其八
- 同朝尽谅怜才意,圣代能全去国名。 清初·查慎行 座主侍读徐公将南归感恩述事六首 其五
- 人物祗今思故国,江山从古属雄才。 晚清·丘逢甲 四月十六夜东山与台客话月
- 胜国衣冠留异代,秀才性命答先皇。 晚清·丘逢甲 岩泉义士祠
-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清末民国初·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
- 人皆伤国士,天每忌才名。 清·张问陶 癸丑冬日哭杨六士 其四
- 蕞尔蜻蜓国,居然獬豸才。 晚清·谭嗣同 汉上纪事四篇 其四
- 忧国颇闻常涕泪,爱才从此断风流。 晚清·李慈铭 挽潘郑盦尚书四首 其一
-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晚清·李鸿章 入都 其十
- 误国景隆偏宥罪,怜才广孝竟无功。 清·缪重熙 方忠文公祠
- 搜才到处悬冰鉴,谋国曾劳借箸筹。 清·王家枚 怀邑侯合江李紫璈先生
- 轩辕枕席华胥国,曼倩文章狡狯才。 清·姚燮 香城曲
- 星炳文昌齐上国,帝期边徼得奇才。 清·何绍基 将至黔境赋赠藕舲
- 忠能报国亲应慰,世正需才帝用咨。 清·刘绎 挽皖抚程憩棠前辈 其一
- 爱才乐士常如渴,忧国忘家却屡空。 清末民国初·金允植 徐心斋参政挽
- 士无胜国卢忠烈,地有奇才戚总戎。 清·王昙 备倭城
- 几见国风删好色,本来才子最多情。 清·张玉纶 己卯冬雪夜怀人诗十二首 其四 徐菊坡
- 红粉也知怜国士,青衫偏是困才人。 清·归懋仪 闻唐陶山明府重修桃花庵感赋用原韵 其一
- 云如忧国头催白,花是怜才泪染红。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细雨大雾由函口行万山中数十里至分界始出山作 其二
- 杜亮爱才知恋主,兰成去国叹无衣。 清末至民国·曹家达 端阳偶兴
- 可怜天定三分国,空负先生盖世才。 晚清·费墨娟 吊武候
- 圣主爱才非强志,大儒报国岂须官。 清·王顼龄 送李天生归养
- 最难年少能忧国,未有公卿不忌才。 清末·金武祥 过贾太傅故宅
- 捶琴中夜才人韵,折戟东风国士心。 清·叶燮 叠韵重荅孟举 其一
- 十年国论空淆乱,万事才名未折磨。 晚清·李希圣 漫兴 其二
- 君王自有怜才日,宰相偏多误国时。 清·朱昌颐 严缁生孝廉招余及张海门鹿仙金稚谷三编修萍矼农部小集祝坡公生日
- 国溺安能援以手,才雄或可事堪肩。 清末至民国·姚倚云 初夏书感
- 倚才轻妇寺,为国爱英雄。 清·吴雯 怀古四首 其三 李太白
- 衰早缘忧国,心劳总爱才。 清·刘绎 感旧怀人诗三十首 其二十一 祁寿阳相国
- 吾侪当报国,举世正需才。 清·周馨桂 院试寓郡城独坐对月无聊中叠韵成此五首 其四
- 我国无齐相,奇才遇汉文。 清·李最中 三壮士墓
- 爱国怀如负,怜才恐未遑。 清·陈梦雷 上总宪魏环极先生百韵
- 抡才皆素士,报国有鸿词。 清·张英 投座师大宗伯真定梁公二十韵
- 当路需才急,何人为国忧。 晚清·王士元 元旦书事(辛丑除夕前得邸报)(二首) 其二
- 药灶藏身非负国,龙蛇起陆自能才。 清末至民国·方守敦 寄赠光炯,即用其帆影楼诗韵 其二
- 报国术多聊小试,怜才心苦敢轻量。 清末至民国·王揖唐 怀仁堂闱中次答庶询 其一
- 才疏空有淩云志,国乱宁无避世心。 现当代·彭鹤濂 黄哲维寄示曹纕衡九日登甲绣楼嘱和
- 爱才若肯容邻葛,谋国何劳问虎城。 民国·萧梦霞 张学良
- 谁知都下老才子,竟是津门新国殇。 近现代·张鳦生 挽散原老人
- 凄凉怀故国,寥落感奇才。 民国初·连横 台湾诗荟发行,赋示骚坛诸君子
- 中国救亡须一战,秀才造反已千年。 现当代·聂绀弩 题青春之歌
- 廿年心事归故国,百二秦关沈霸才。 当代·张轩湖 戊戌秦游三首 其一 与芸馆夜宿太华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