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对“俗”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谁遣文章太惊俗,何缘场屋不遗才。 南宋·杨万里 送罗永年西归
- 负海遂成安堵俗,济川元是代天才。 北宋·余靖 次韵奉和到塞下有怀青社之作
- 轶才犹绊骥,美俗仰诚衡。 北宋·文彦博 送福州通判陈铸殿丞
- 宵衣矜远俗,露冕寄良才。 北宋·司马光 送程端明知成都
- 惟公独超俗,片善靡遗才。 南宋·赵蕃 呈张太平三首 其二
- 俗薄堪长笑,才轻不自珍。 南宋·孙应时 祐侄初赴乡举吾家读书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八韵诲之
- 窗前读易无俗子,林下置酒多才贤。 元末明初·金涓 题杨伯容竹居
- 往来无俗子,谈笑有才谞。 元末明初·刘炳 义城十景 其八 绿野书楼
- 异俗从谁变?真才不自成。 元·范梈 离席合赋赠南剑教授盛复之之官,凡十首 其十
- 用世悲才忌,乘时贵俗谐。 元末明初·刘崧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其七
- 非因傲吏偏违俗,且喜微邦称不才。 明·祝允明 县斋
- 且将嬉燕随民俗,幸有丰登愧吏才。 明末·陈子龙 辛巳越中除夕 其二
- 累句初谙俗,清尊不负才。 明·王世贞 夏日寺居即事四首 其四 其四
- 题才部有袁高士,问俗山多楚丈人。 明·欧大任 送徐进士懋吴司理袁州
- 连朝案牍惭吾俗,今代文章羡子才。 明·韩邦奇 再过邃谷子
- 莫谓高才难驾御,不妨流俗与浮沈。 明·李荇 寄淳夫 其二
- 儿从胎教才全美,里化仁风俗可誇。 明·金世弼 挽人 其一
- 迂疏深愧才何用,痴绝应遭俗所诋。 明·张弼 进士卞华伯奚元启用齐字韵联句因掇其遗韵
- 问俗欲寻吴季子,不才深愧宰周公。 明·张宁 登太平馆楼六十韵
- 邑里过时惊薄俗,衡门深处念时才。 明·高攀龙 即事
- 贪无一事堪谐俗,士不孤行岂见才。 明末清初·彭孙贻 买菊 其一
- 潜回风俗观新政,乐育英才副昔谈。 明·陆容 送张企翱之广东提学
- 贤才争拂拭,薄俗变顽嚚。 明末清初·姜柏年 送姊子赵尔䎘还温阳
- 薄俗容无物,奇才菀未舒。 明末清初·徐必远 挽郑正
- 国变怀砖俗,人惊判剑才。 明·袁宗道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二
- 文章原负俗,明圣不需才。 明末清初·张萱 汪士元参军归四明有感赠之以诗
- 君才元慷慨,民俗亦悲歌。 明·孙继皋 送狄明府之官交河
- 疏才虚点缀,殊俗费叮咛。 明·黄衷 舟中
- 长才须历试,远俗贺宁居。 明·顾清 送东平守张元之赴黎平
- 圣图怜俗美,庙议荐才贤。 明·河演 次安中枢送辛济牧韵 其一
- 独步才偏壮,清时俗未浇。 明·方孝孺 哭吴樗庵先生五十韵
- 弦歌邹鲁仍儒俗,指顾燕齐想霸才。 清·黄景仁 东平
- 落落自来无俗士,惺惺相惜故才人。 清·蒋士铨 过祝桂岩书斋不遇题壁 其一
- 怜才程玉律,警俗发钟声。 清初·查慎行 恭和御制为考试叹原韵
- 迂儒自分难投俗,圣主何曾肯弃才。 清·戴亨 十里台避风遇故人话旧
- 多才易惹天公忌,绝俗当为后辈型。 晚清·秦廷璧 哭晴庚岳父四首 其三
- 风仪淡雅宁谐俗,云路迟徊不尽才。 清·任埅 赵承旨挽
- 猾俗难为名太守,养才烦起老秋郎。 清·申纬 李弟宗林之任玉果县。赋此为别 其一
- 蛾眉绝好终妨俗,麟角能成已费才。 清末民国初·梁鼎芬 送筠甫之潮州 其一
- 薄俗未能容一士,高才何遽让诸公。 清·申晸 洪海州挽
- 青眼自难容俗物,苍天原不爱才人。 明末清初·陆上澜 元旦四首 其三
- 十三篇在雄才杳,五百贤多旧俗醇。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姑苏怀古 其一
- 笑我星轺诹俗远,谢君冰鉴爱才偏。 清·崔性学 叔鸿侍御见示癸巳元日八砖斋砖韵诗依韵答赠 其二
- 过怪曾惊俗,佯狂竟误才。 清·李匡德 次杜韵。寄金道以谪居
- 俗朴观民舍,才多壮士雄。 清·玄烨 过固关入山西境
- 敛才期近物,逃俗励修名。 清·李因笃 旧年宁人先生以无妄系济南走书报我触暑驰视苦疾作辞还先生寄赠行三十韵诗春日晤保州重会蓟门奉答前诗广五十韵
- 雅澹能持俗,风流祗爱才。 晚清·李慈铭 挽星斋丈四首丈与厥配陆夫人以同日逝故有末章 其二
- 敛才光焰终难闭,谐俗圭棱倘渐砻。 现当代·钱钟书 喜得海夫书并言译书事
- 菊有黄华空傲俗,世多白眼孰怜才。 民国初·汪石青 秋兴四首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