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对“平”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悠然谁解知真意,乐只应须在太平。 南宋·陈著 次韵徐何慊九日登高
- 平安问五柳,意气到三山。 宋·洪朋 和答驹父见寄二首 其一
- 啼血嗟何意,前身恨未平。 南宋·林希逸 杜宇呼名语
- 宇宙涵生意,耕桑乐太平。 元·汪泽民 清明日喜晴
- 家近丛台推意气,山开全赵见平芜。 明末清初·吴伟业 读魏石生怀古诗
- 丈夫意气偏成癖,男子平生耻乞怜。 明·权五福 闻季云到商山。近体三首。寄府尹之行 其二
-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是人心苦未平。 明·王守仁 次韵陆佥宪元日喜晴
- 寒家舂杵粗如意,南巷春声小太平。 清·王昙 酬官眉山司马旧年见赠 其二
- 红粉洗空如意馆,朱帘浸透太平洋。 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牡丹诗五十首 其三十二
- 此意平生最,相看意气遒。 清·陆楣 哭朱子西安
- 何意吾言今尚用,即平蜀道后非难。 清末至民国·诸宗元 前十五年余与拔可客武昌同主建江桥以通汉口垂成而中辍近闻复有持此议者叠韵寄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