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
《国语辞典》:呼应 拼音:hū yìng
1.一呼一应,互通消息。宋。洪迈《夷坚支志甲。卷一。护国大将军》:「千百为群,更相呼应,共啄蝗。」
2.文章首尾互相照应。如:「词意贯串,前后呼应。」
2.文章首尾互相照应。如:「词意贯串,前后呼应。」
根据历代诗词可找到应字在呼应一词中读仄声的确凿證据16例,同时可找到读平声的證据3例,显然平读远少于仄读,故此建议作诗时应字在呼应一词中作仄用。具体如下:
例證:仄读
- 谷暗随呼应,禽春不速来。 北宋·王致 即事
- 秋花或丹紫,残蝉尚呼应。 北宋·韦骧 鹅湖仁寿寺
- 庭行看萌芽,檐立听呼应。 南宋·赵蕃 久不作诗诗思甚涸春物日盛漫兴三章用常德枣心笔书本不工重复加弱似亦与诗相称云 其二
- 闻思大士谁呼应,愿赐飞霖洗旱眸。 宋·朱翌 约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
- 饮啖颇适意,朋俦竞呼应。 明·安希范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 其二
- 何如伛偻相呼应,山暮山朝自往还。 明末清初·郭之奇 见诸游人诗文戏为二绝 其二
- 谷忆三呼应,云疑五彩停。 明·王世贞 回龙观
- 靖节诗篇形赠影,庄周呼应马兼牛。 明·杨慎 孟冬苦寒滇南之行留别江阳亲友 其一
- 鸟声入谷成呼应,山色迎晖欲动摇。 明·岳正 游崆峒山(1) 其一
- 我祖樵林公,鹡鸰五呼应。 明·湛若水 述先德诗四十韵
- 青史声光日月动,白头呼应马牛频。 明·张含 忆升庵
- 潭澄虬伏潜,林深鸟呼应。 明·郑学醇 观音庵
- 黠奴得其主,一一坐呼应。 清·黎简 病可以砚谢何徵君
- 马牛随处供呼应,鸥鹭忘机任去来。 晚清·吕敦礼 次韵和幼春内弟岁暮感怀 其三
- 率然首尾能呼应,莫使神蛟得宝符。 清末至民国·张鸿 游仙诗 其四十五
- 我翻巨涛与呼应,齐驱竞进步伐均。 现当代·宗远崖 海神歌癸卯
反例:平读
- 倚篷忘盥漱,缘岸信呼应。 清·钱载 舟中晓起
- 深宵抚头足,隔室便呼应。 清末至现当代·王易 雨雪送别瘦弟
- 千古英雄看聚散,八方风雨作呼应。 当代·金鉴才 读朱曼倬早岁诗稿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