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对“沾”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昼梦乍惊风动竹,夜吟时觉露沾莎。 五代至宋初·徐铉 和尉迟赞善病中见寄
- 鸿恩涣汗沾穷发,睿藻昭回动紫宸。 北宋·杨亿 奉和御制南郊七言六韵诗
- 微阳欲动梅惊萼,馀润才沾麦放苗。 南宋·尤袤 甲午春前得雪 其一
- 不是遗文能动我,谁令吊古便沾襟。 南宋·黄登 题三岩 其二
- 画图风动壁,诗句涕沾膺。 北宋·苏舜元 丙子仲冬紫阁寺联句
- 亲涕沾封箧,交情动绝弦。 北宋·强至 王子直挽词二首 其二
- 泉细能沾润,峰危欲动摇。 北宋·彭汝砺 予十一月甲申以使来武冈坐茅茨之室逼闾阎之陋无故人往来之乐怀羁旅不足之情于是有游古山之寺在县西十五里而山水俊拔深秀亦有可爱者因留置酒抵暮还驿而作是诗
- 腊雪微沾土,春风小动帷。 南宋·李处权 新岁偶书呈诸友
- 雨沾弱柳垂垂绿,风动新篁隐隐香。 元·袁泰 次寿道韵二首 其一
- 中土尽皆沾露雨,荒边何足动风雷。 元末明初·何真 征蛮洞作
- 树底衣裳沾雾雨,马前灯火动星河。 元·傅若金 上蔡
- 静疑风动壁,清畏雪沾襟。 元·傅若金 题米仁昭别驾所藏幽篁古木
- 欢动慈颜留汗漫,坐沾香雾弄潺湲。 明末清初·施闰章 太皇太后幸遵化温泉大驾侍从恭纪二十韵
- 露气溢花沾湿好,风澜当日动摇明。 明·沈周 清溪散步图为徐文序作
- 久露花沾湿,微风竹动摇。 明·何景明 与孙戴张三子纳凉
- 雪沾樽酒寒犹潋,风动炉香远更飘。 明·郑惟吉 次韩正使坐庆会楼韵
- 人安中土沾微福,地近圜丘动夙诚。 明末清初·谭元春 癸酉客司直园中同刘子同人除夕守岁十二韵
- 忽有甘霖沾霢霂,也知哀眷动穹苍。 明·李时发 次而精喜雨葵 其一
- 屏藩惠泽沾襦裤,台阁清风动荐绅。 明·李埈 挽申知事叔正
- 山翠细沾苔径滑,水风微动露荷芬。 明·高敬命 唤鹤堂。次石川韵
- 山翠细沾苔径滑,水风微动露荷芬。 明·高敬命 唤鹤堂。次石川韵
- 羽骑暗沾珠露湿,霓裳轻动彩云披。 明·林大春 七夕承郭使君枉过于谢家池馆有诗见贻依韵奉答
- 晓露汪瀼沾宿草,长风淅沥动寒枝。 明·庞嵩 承恩追感为梁白斋题
- 玉露新沾仙掌曙,碧天遥动使星秋。 明·黄廷用 赠仪制林双台督学湖广
- 万国来朝沾雨露,一时欢乐动山川。 明·徐居正 赐饯宴
- 雨沾懒涨翻桃浪,风动微涟展縠纹。 明·崔演 渡临津
- 九天渥露沾桥梓,八座徽声动缙绅。 明·黄佐 怡椿堂次韵赠刘春冈刑侍
- 春云不动阴常覆,晓露微沾媚转增。 明·王鏊 庭前牡丹盛开
- 檐前暮雨沾天棘,席外春风动石楠。 明·张和 访晓庵禅师师以洞庭柑为供
- 圣化喜沾三日雨,客谈真动四筵风。 明·程敏政 商茂霖主事请饮魁星楼喜晴
- 旌旄并动飘扬气,佩笏齐沾点缀文。 明·尹台 正元前三日习仪朝天宫值雪二首 其二 其二
- 暮雨沾行旆,离歌动别人。 明·曹义 送人归省
- 袈裟沾晓露,词藻动秋雯。 明末清初·张盖 秋日过李遂臣山居 其三
- 黄鸟愁沾湿,青林乍动摇。 明·严昕 春雪。排律十韵。用韩文公韵
- 潇潇沾暗壁,飒飒动秋林。 明·朱敬錪 江村夜雨
- 香动风前萼,泥沾雨后根。 明·沈喜寿 三见南村三株杏花有感
- 荣沾东壁师臣重,光动文昌太史书。 清·张英 和李高阳阁师经筵赐宴诗韵四首 其三
- 暮天寒雨沾旗脚,广野悲风动树梢。 清·姜再恒 贺使发有作 其一
- 琯动葭灰竿始揭,腊沾麦雪牍来传。 清·弘历 平定台湾联句
- 秋雨尚沾邻院叶,春风欲动过门车。 清·汪中 剑潭移居
- 细雨沾衣湿,轻寒动客愁。 清·郁永河 晓行
- 初日动林景,微霜沾麦苗。 清末至民国·曹家达 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