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对“魄”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旗飘岘首岚光重,酒奠湘江杜魄哀。 唐末·罗隐 送朗州张员外
- 月魄侵簪冷,江光逼屐清。 唐末·韩偓 赠吴颠尊师
- 阴魄初离毕,阳光正在参。 中唐·刘禹锡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寄怀遂为联句所期解闷焉敢惊禅
-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唐初·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一
-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中唐·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 凝晖侵桂魄,晶彩夺萤光。 中唐·杨巨源 和汴州令狐相公白菊
- 赏玩冰光冷,提携月魄轻。 唐·浩虚舟 赋得琢玉成器
-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唐·方干 中秋月
-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唐·栖白 八月十五夜玩月
- 始随残魄灭,又逐晓光生。 唐末至五代·齐己 咏影
- 素魄当怀上,清光在下寒。 中唐·欧阳詹 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
- 竞邀三五最圆魄,知比寻常特地光。 北宋·梅尧臣 依韵和欧阳永叔中秋邀许发运
- 皓魄半轮横道左,清光千古照江南。 宋·李纲 留题月岩
- 月魄知风昏有晕,秋光入水净无痕。 南宋·赵汝燧 泊舟周家步
- 十分素魄高低印,一样寒光远近均。 北宋·欧阳澈 秋月
- 海峤岂能藏素魄,云衢终自布寒光。 北宋·欧阳澈 待月
- 魄随秋水流无尽,光射寒潭晓未沈。 宋·王庭圭 次韵欧阳叔向水中月
- 囹扉尽洗沉冤魄,贯索时分入夜光。 北宋·刘弇 送廷允决曹解官舟行赴阙 其一
- 帘栊几处迷醒魄,烟霭满空含曙光。 北宋·吕南公 晚出寿春
- 冷淡莲光灯夕后,微茫桂魄雨天馀。 北宋·韦骧 和世美以前韵惠诗
- 素魄虽微缺,清光已觉多。 北宋·韦骧 八月十四日夜月
- 薄畏晨光铄,清宜夜魄临。 北宋·强至 次韵梅守著作喜守倅冬杪祈雪春初获应之什
- 素魄凭谁问,寒光为底留。 南宋·林希逸 月色不可扫 其一
- 处处寒光共,娟娟素魄浮。 南宋·林希逸 月色不可扫 其二
- 雅魄归泉壤,潜光出市朝。 宋末元初·戴表元 袁提干挽诗二首 其二
- 魄射澄澜倒,光涵脱叶疏。 宋·葛胜仲 中秋和韵
- 天上文星魄,人间爱日光。 金·李奎报 上赵令公永仁
- 人言皓魄今宵减,我见清光依旧多。 元初·耶律铸 谨用尊大人领省十六夜月诗韵
- 十分圆魄年年好,一道寒光处处同。 元末明初·陶宗仪 中秋夜对月
- 魄漾虚金澄万有,光寒凝碧浸三台。 明·祝允明 月潭
- 兔疑皓魄深藏窟,蟾惜清光旋入河。 明末清初·钱谦益 十五夜
- 长悬素魄衔金镜,不减清光抱玉人。 明·李攀龙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 其三
- 素魄随人如有意,馀光伴影最多情。 明·于谦 汴城八景 其五 金梁晓月
- 魄以蛾眉养,光须玉镜含。 明末清初·屈大均 初二夜月
- 生光从此夜,满魄待中秋。 明·于谦 八月四日夜月
- 精魄本来无欠缺,神光何事有盈亏。 明·林光 问月楼
- 蟾光此夜因谁缺,兔魄今宵却又圆。 元末明初·李昱 题问月轩
- 兔魄一生通汗漫,蟾光才露作神游。 元末明初·虞堪 寄题先月楼
- 皓魄怯寒犹隐映,江光乘霁复相鲜。 明·韩日缵 元夕泊马当
- 坐看桂魄悬荆树,翻喜蟾光入雁池。 明·韩日缵 中秋饮孝廉兄约园
- 万里清光今似古,一轮阴魄缺还盈。 明末清初·高用厚 月课十首 其九 对月答李白
- 君歌陶谷风光好,人比樊川落魄行。 明·徐居正 戏赠尹淡叟同庚。淡叟奉使岭南。初还 其一
- 是处孤光透云罅,何时皓魄挂天街。 明末清初·李安讷 八月十六日夕。天又阴晦
- 采芝剩有金光在,种桂都成玉魄圆。 明·谢与思 题上寿荣封卷
- 寒光直射仙人掌,淡魄斜悬若木枝。 明末清初·李安讷 和朴叔夜初月 其一
- 清光微引金风动,皓魄低涵玉露浮。 明·谢迁 新月
- 天浮皓魄连银汉,波漾流光注玉壶。 明·郭谏臣 月夜渡湖过虎山桥
- 着处灯光矜是夕,交辉月魄绕层台。 明·郑昌冑 灯夕
- 素魄每添吟客兴,流光休动故乡情。 明·王彦 抚仙湖
- 河底有天涵兔魄,山间无物掩蟾光。 明·张周祜 孟门夜月
- 魄到中天满,光分万里同。 明·王天性 故人宅对月
- 素魄微亏晕,流光澹写空。 明·李之世 同平子君玉玩月
- 练光应识马,冰魄讵嫌蟆。 明末清初·李敏求 叠大雪韵
- 星光摘未落,月魄照初寒。 明末清初·凌义渠 夜抵大柳树驿率成十韵
- 虹光流玉浦,蟾魄浴冰壶。 明·黄衷 石虹湖
- 素魄瑶池近,寒光玉座连。 明·胡应麟 集赵汝申望衢亭大雪分赋同郭翌之赵汝元
- 艳色蝉光堕,佳期兔魄圆。 明·胡应麟 赠月仙为蔡茂才
- 团魄疑初堕,轮光讶未收。 明·王称 环璧轩为刘佥宪题
- 澄光弥覆载,灵魄浴涟漪。 明·黄衷 中秋对月和南皋
- 五奸已褫权臣魄,一疏堪争烈日光。 清·吴学濂 杨椒山公祠
- 梅花冷魄还谁閤,书帙幽光聚我灯。 清·李德懋 十一月十四日醉 其二
- 纫兰落魄骚人佩,绣豸恩光使者衣。 清·申纬 寒食日风雨。怅念进贺使一行过江在迩。仍补题此诗。追寄书状官金阁学行台
- 存亡点检灵光在,去住商量蜀魄知。 清·金履万 金龙寺留别逊窝堂兄。兼怀梨洞堂弟公仪
- 素魄资阴德,圆光借曜灵。 清·崔锡鼎 二月十五夜。次昌黎和崔舍人咏月韵
- 光如凝露皛,魄不挈波流。 清·弘历 汎湖玩月二首 其二
- 料有心光凭短札,待呼诗魄上归船。 清末至民国·黄浚 芷青归榇海盐以诗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