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对“界”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莫将闲世界,拟敌好时光。 唐末至五代·齐己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
- 大鹏境界纤尘里,旷劫年光掣电中。 南宋·陆游 述怀二首 其二
- 身居本地风光里,愁掷它方世界中。 南宋·陆游 戏用方外语示客
- 垢染了无依佛界,品流逾重被台光。 北宋·强至 会压沙寺观梨花
- 别开眼界霞争烂,分得秋光菊未鲜。 北宋·李之仪 复次韵 其二
- 一觞一咏风光胜,无咎无誉世界宽。 北宋·邹浩 怀成老
- 要向花光见菩萨,肯从色界问莲香。 南宋·陈著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 其二
- 三千世界非尘境,九十春光半雨天。 元末明初·邵亨贞 荅明心印上人约游淀山寺
- 山岚银色界,宝气白毫光。 明·杨慎 峰顶卧云庵二首 其二
- 大叶深藏华藏界,金茎似吐玉毫光。 明末清初·彭孙贻 金莲宝相
- 禅光若共林光隐,法界原同下界宽。 明末清初·卢象升 大伾山石佛
- 禅光若共林光隐,法界原同下界宽。 明末清初·卢象升 大伾山石佛
- 乾坤界别中华外,日月光分北户南。 明·李睟光 遇暹罗使臣 其二 用前日赠琉球使臣韵
- 三韩地界犹千里,九月秋光已十分。 明·吴亿龄 发前屯卫
- 三千世界原无著,六十年光又转新。 明至南明·黄公辅 余舅六十一
- 三齐城郭湖光里,一代风尘眼界中。 明·雷逵 华不注
- 鸥边水濯尘光去,鸟外天随眼界回。 明·程敏政 立秋前二日游溪西竹屋马上次同游者韵 其二
- 净界疑南岳,毫光俨道林。 明·李时行 游云居寺
- 三江通眼界,四节好风光。 明·沈守庆 题集胜亭 其二
- 莲界除腥气,珠光照莹襟。 明·王慎中 青门卧病走笔奉柬二首 其一
- 地接山川界,天连日月光。 明·车天辂 奉送洪鹤谷充贺圣节使朝京
- 虎将金界涌,龙抱剑光浮。 明·皇甫汸 冬日游虎丘
- 佛光悬日月,空界了名言。 明·顾清 和师邵春日登慈恩寺镜光阁及归途即事 其一
- 忧来消佛界,老去恋秋光。 明末清初·申涵光 保庆僧舍
- 春光山欲富,眼界我非廉。 明·柳希春 避病寓村。次金惟善韵
- 扶轮天界阔,抱面月光多。 清·宋湘 赋得眼镜
- 秋光为我洗林莽,天界自高无古今。 清末民国初·俞明震 登高再和仁先一首
- 风光共道如流水,世界谁知似芥船。 清·黄文仪 冬景八首 其三
- 前程渐觉风光好,登顶方知世界低。 清·瞿士雅 贺内侄钱北江乡试中式六首 其三
- 无事自成閒世界,多情更值好风光。 清·金履万 家园赏花
- 背郭忽开银色界,诸峰齐放白毫光。 清·翁方纲 雪后湖亭作
- 年光六十浑如梦,世界三千半是愁。 清·李天辅 腊日漫吟
- 使槎远载春光到,官府喧传上界来。 清·钱琦 抵任
- 聊作闲鸥界,平分秋水光。 清·那逊兰保 小园落成自题 其十 藜矼
- 斜界螺纹转,圆光鹊顶开。 清·邓廷桢 棕笠
- 世界那无缺,清光亦已多。 清·梁佩兰 新月
- 九十韶光诗梦老,三千世界佛灯孤。 清末至民国·袁嘉谷 癸丑三月晦,徐花农前辈招饮崇效寺饯春
- 痛哭狂歌今世界,黄河白日旧春光。 清末至民国·杨圻 送南海先生 其三
- 虹气卧波真窦界,霞情截岭作金光。 清末至民国·黄浚 游蠡园因泛舟太湖
- 塔映灵光安佛骨,花开香界涤尘嚣。 现当代·夏纬明 清明前二日偕逸云游西山八大处
- 朝市风光天不老,霓虹世界夜方长。 当代·吴金水 秋日遣兴
- 风度竞开新市界,州人谁吊鲁灵光。 当代·毛进睿 谒韶州府学大成殿其仅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