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对“点”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 唐·温庭筠 游南塘寄知者
- 塞上传光小,云边落点残。 唐·杜甫 夕烽
- 细光添柳重,幽点溅花匀。 唐·喻凫 春雨如膏
- 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 唐·王贞白 芦苇
- 湖光潋潋归舟疾,雨点霏霏醉颊凉。 南宋·陆游 自桑渎泛舟归三山
- 春光如许天何负,雨点殊疏燕不妨。 南宋·杨万里 清明果饮二首 其一
- 雨霁岚光滴,春晴黛点匀。 北宋·王禹偁 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辇致郡斋甚有幽趣序其始末题六十韵见示依韵和之
- 雨巷幽光晦,风帘乱点重。 北宋·强至 萤
- 剑池屡变珠光赤,盘石犹沾血点斑。 元末明初·谢应芳 和灵岩虎邱感事 其二
- 天低远树烟光暗,云薄长空雨点疏。 元末明初·李穑 柳开城,安佐郎来馈。适庸夫政堂过问。献酬既毕。哦成一首
- 雨点去来仍电掣,日光穿漏见云移。 元末明初·李穑 未几云满天。有疏雨数点。臣甚恐。数刻日光穿漏。喜甚又吟
- 春波满眼湖光细,花片飞来雨点轻。 元末明初·张昱 退居湖上投赠杨左丞四首 其二 其二
- 数点烛阑珠箔外,孤光僧定佛斋前。 明·朴祥 萤火
- 入夜灯光愁喘月,归途雪点故萦衣。 明·洪彦忠 赠友人
- 乱点飘飖穿缟袂,晴光璀璨冒苍髯。 明·成伣 自通川过松丘。晴雪为风所扬。飘入衣袂。寒不可耐
- 轻圆留点穿来好,有孔含光照远无。 明·唐穆 舟中探珠子赠陈独庵
- 天边寒月孤光白,海上群山几点青。 明·权近 洪武二十九年夏。内使温公奉大祖高皇帝之命。来使小邦。我老王亦命臣近随车赴京。钦蒙圣恩慰谕而还。越三十五年冬。温公又奉新天子诏命以来。王又命臣近护送鸭绿江边
- 寒瀑落崖珠点乱,晴岚隔树翠光迷。 明·林弼 题栎里画
- 草动风光泛,溪鸣雨点齐。 明·李荇 薄暮
- 乱点星同粲,孤光燐似开。 明·申光汉 卢处士庆庄十咏 其八 江口渔火
- 点乱因风转,光凝似火停。 明末清初·毛奇龄 萤联句
- 烟光笼老树,雨点映疏灯。 明·成伣 金城夜雨
- 他宵一点孤舟影,定胶空光万丈寒。 清·黎简 夜色
- 酥点轻还歇,弦光澹欲恢。 清·钱载 扈跸宿大新庄
- 云影扫开星点乱,树声敲碎月光多。 清·何绍基 秋夜有怀
- 妆点鸟黄新脱裤,宠光蕉绿半抽心。 清·李恒老 喷雪潭上。次赋饭韵 其二
- 南陌霜沙虚点缀,西山云雪各光明。 清·程恩泽 道光十有四年十一月初三日奉命敬诣西陵查工出都门口占
- 烟雨池塘飞一点,夕阳彩翠破孤光。 清·申纬 有人以芙蓉翠乌笼致者
- 风摇萤点参差碎,浪拍星光错落圜。 清·章甫 台郡八景
- 映空树点疏疑密,抱渚山光重又轻。 清·翁方纲 董文敏山水小幅空澄深润而后题虽真不称也赋此却题于予所藏杨龙友小轴上
- 入夜达晨霏雨点,过寅至卯露曦光。 清·弘历 立秋
- 点缀大千增逸趣,光明全体露新痕。 清·弘历 中秋即事
- 时露曦光旋叆叇,微飘雨点更氤氲。 清·弘历 横云堂
- 柏府严霜留点漆,蕉窗寒露发光莹。 清·全祖望 胡京兆鹿亭制墨最精近日散亡殆尽钝轩贻予一丸因赋二律 其一
- 营光久应焚香祝,检点曾传得谶惊。 清·王恪 寄题陈桥驿
-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 清·玄烨 挽大行皇后诗四首 其一
- 烟光次第笼台柳,漏点依稀带晓钟。 清初·马世俊 闰三月二十八日午门应制赐宴及烛
- 关情水有烟光积,流目山偏雨点多。 清·赵冕镐 枫下又吟
- 光阴隔五诚迅速,点缀嫌多费设排。 清·弘历 题近清斋用丙午韵
- 弥天雨点妨双屐,泼眼花光劝一钟。 清末至民国·陈衍 干宝投诗旋觅不得率和不次韵
- 未是传更点,恰宜映烛光。 清·弘历 赋得山夜闻钟
- 乱点侵危石,澄光袭敞楹。 清·弘历 听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