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
《国语辞典》:中朝 拼音:zhōng cháo
1.朝中。《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新唐书。卷一七四。李宗闵传》:「今中朝半为党人,虽后来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
2.中原地区。《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中。李邕传》:「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国世家。南汉世家》:「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
3.泛指中国。《宋史。卷四八七。外国传三。高丽传》:「以其岁贡中朝,不敢发兵报怨。」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使契丹虏主曰:『中朝党进者,真骁将也,如进辈有几?虏所以固矜者,意谓进本虏族,中国无之。』」
2.中原地区。《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中。李邕传》:「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国世家。南汉世家》:「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
3.泛指中国。《宋史。卷四八七。外国传三。高丽传》:「以其岁贡中朝,不敢发兵报怨。」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使契丹虏主曰:『中朝党进者,真骁将也,如进辈有几?虏所以固矜者,意谓进本虏族,中国无之。』」
根据历代诗词可找到中字在中朝一词中读平声的确凿證据35例。具体如下:
例證:平读
- 戈鋋清外垒,文物盛中朝。 唐·鲍君徽 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
- 十年劳负笈,经论化中朝。 唐·清江 送坚上人归杭州天竺寺
- 韦氏诗书传秘阁,石家孝谨冠中朝。 北宋·刘摰 挽资政殿学士吏部尚书曾公二首 其一
- 时贤临水国,天气似中朝。 北宋·王禹偁 诗一首
- 贺声周四境,瑞奏达中朝。 北宋·朱长文 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诗四十韵以贻坐客昔欧阳公与人咏雪先戒勿用梨梅练絮白舞鹅鹤等字今篇中辄守此戒但愧不工伏惟采览
- 青山怀故国,白首恋中朝。 元末明初·李延兴 山中值雨
- 坐想清时文物盛,茱萸分赋满中朝。 元·刘诜 九日和鞠景中二首 其二
- 低头居矮屋,扶杖说中朝。 元末明初·王逢 赠董仲仁府判
- 花发高台磴道遥,粤王曾此拜中朝。 明末清初·陈恭尹 春日登粤王台
- 一并烟霞休傲世,只言衰老谢中朝。 明末清初·何吾驺 元气堂成 其八
- 岂为鱼盐来上国,争传牛酒锡中朝。 明·胡应麟 雪中陆使君过访时大计初解严
- 牙旌驰绝域,绣斧出中朝。 明·胡应麟 送赵太史之岭南五首 其五
- 灯下喜闻三白调,愿将嘉瑞献中朝。 明·林瀚 人日和东园咏雪韵
- 恩纶绥异域,册吊出中朝。 明末清初·毛奇龄 送周仪曹奉使安南册吊一十四韵
- 政成新乐府,听尔奏中朝。 明·欧大任 送屯部伍中郎守永昌
- 快骑飞书汗血骄,十州军事冠中朝。 明·欧大任 酬马中丞
- 大有羯奴侵上国,可无司马相中朝。 明末清初·钱谦益 狱中杂诗三十首 其十五
- 万虏投戈归绝域,三军奏凯彻中朝。 明·佘翔 和大宗伯陈公闻倭寇遁归我师追击尽复朝鲜之地志喜韵
- 早整巾裳游北学,晚惭名字忝中朝。 明·苏世让 李府尹惠示和什次韵 其六
- 国土藩封存故典,山川形势拱中朝。 明·唐文凤 滕王阁
- 官拜大参行外省,人推清誉满中朝。 明·王绂 送任大参勉之福建
- 冰衔联上相,玉带领中朝。 明·王弘诲 挽少傅马文庄公 其三
- 应拟有功传异日,还期无讼荅中朝。 明·杨荣 送大理卿陈勉之南京
- 若见旧时挂冠尉,为言名姓久中朝。 明·尹台 送陆进士令南昌
- 不似名驹求绝域,却如包橘贡中朝。 清·弘历 食哈密瓜有感
- 质是羊脂采是晁,和阗驿递羾中朝。 清·弘历 咏和阗白玉双耳素瓶
- 庚子两陵叩七帙,班禅适值觐中朝。 清·弘历 德寿寺叠庚子诗韵
- 河畔相逢迹未遥,使车闻又出中朝。 清·厉鹗 寄沈椒园观察莱州
- 旧惭持汉节,才薄负中朝。 清·林则徐 庚子岁暮杂感 其一
- 故君沦漠北,幼主立中朝。 清·沈德潜 谒文信国祠 其二
- 已识解悬无上策,犹怀砥柱答中朝。 清·谭瑞 赠卢以实卫侯
- 相国风流尚未遥,翩翩公子复中朝。 清·吴雯 柬宋牧仲先生
- 尚书昔胪唱,姓氏冠中朝。 清·袁枚 挽大司马彭芝亭先生三十二韵
- 文史风流久寂寥,看君彩笔照中朝。 清·赵惟熙 和易实甫岁暮诗 其二
- 公路能资军旅便,要从破虏壮中朝。 近现代·林庚白 独石桥车站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