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对“野”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 隋末唐初·杜淹 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
- 园中晓露青丛合,桥上春风绿野明。 中唐·卢纶 春日题杜叟山下别业
- 石上琴尊苔野净,篱阴鸡犬竹丛疏。 北宋·林逋 杂兴四首 其三
- 野篁抽夏笋,丛橘长春条。 北宋·欧阳修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
- 风生丛竹啸,露坼野花新。 南宋·陆游 东篱杂题五首 其二
- 野寺观冬忏,丛祠祷岁丰。 南宋·陆游 秋夕排闷十韵
- 野外一双新燕去,丛间三数小花明。 北宋·郑獬 城东
- 或似村歌闻野店,又如神笔降丛祠。 南宋·项安世 次韵高秀才借观襄郢诗卷
- 野径归时扶醉客,丛祠祭罢集神鸦。 元末明初·甘瑾 社日
- 渔梁樵径丛祠外,豚穿鸡埘野扂前。 元·闵思平 安政堂村居
- 损香每思经丛麝,污叶偏嫌满野鸿。 元·闵思平 牧丹
- 野鹤箫声寂,丛梅夏叶青。 元末明初·周伯琦 题孤山林和靖亭
- 丛莜雨来珠作供,野蘋风起縠成文。 明·王世贞 自长兴还抵岘山遇李使君冒雨邀酌屈指郢中之会忽五载矣归成二章奉寄 其一
- 舟映野蘋摇远浦,屋连丛树带清霜。 明·王弘诲 夜宿江馆即事
- 绕出林丛齐掩抑,搜开原野各纷争。 明末·黄淳耀 道傍见出猎者
- 王孙祠畔丛鱼戏,歌舞楼中野雀飞。 明末清初·阮大铖 舟中雨夜怀谪居友人
- 丛林媚叶秋阴薄,野水寒禽夕照凉。 明末清初·李庆全 时罗村饮
- 丛林病叶清霜早,野水寒禽夕照微。 明末清初·李庆全 驹潭。示乡戚诸老 其一
- 江上野凫争得食,山中丛桂早含霜。 明·陆深 秋怀十二首 其七
- 丛祠歌吹迎神女,野庙蘋蘩祀帝尧。 明·解缙 题临桂七星岩 其三
- 野戍传诸葛,丛祠赛谪仙。 明·胡应麟 送人之黔中
- 野水浮鸥碧,丛林结子红。 明·霍与瑕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三 西园
- 丛岩悬坠石,野水漫平芜。 明·陈汝修 夜至孙子长山斋
- 出篱群野女,映栎古丛祠。 明末清初·凌义渠 过临淮
- 雨声凌野塔,月气射丛台。 明末·申佳允 怀归 其十
- 流人闻野哭,山鬼蔽丛祠。 明末清初·彭孙贻 秦溪杂诗八首 其二
- 山连野烧神光乱,月暗丛祠猎火停。 清·蒋士铨 消寒杂咏和王蔗村太守作 其十四
- 野鹭行行投晚浦,丛篁历历数平川。 晚清·林占梅 登内湾岩
- 丛台露冷铜仙别,野殿风高石马閒。 清末·于式枚 秦中怀古 其二
- 田间野烧白烟起,石上丛枝红叶明。 清·谢为霖 安顺道中
- 丛樾香生树,野田饱润禾。 清·弘历 露
- 每误丛林莽,时惊野火烧。 清·李宪乔 夜行
- 野花红绣壁,丛竹绿编墙。 清·黄任 题林氏山庄
- 芳园丛木暗,细路野花明。 清·德元 寓秦对岩先生园
- 莽莽苍梧野,萧萧斑竹丛。 清·杨季鸾 谒虞庙
- 几丛古木团村影,遍野残砖发冢痕。 清末至现当代·陈隆恪 泰和寄居库背村偶述
- 侵岸野蒲蛙欲王,展桑丛簇茧初丝。 清末至民国·黄节 春尽日,戴翰峰、朱湘帆、谭少沅、邓君寿、恭叔昆仲过访湖舠,泛棹泮塘,晚饮小画舫斋,听曲送春
- 草香绿野方留坐,花笑深丛又见招。 现当代·罗元贞 山行
- 画天健鹃盘晴野,绕石湍流入翠丛。 当代·陈振家 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