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对“荒”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荒郊渺渺羊牛下,丛木萧萧鸟雀呼。 南宋·陆游 予十许岁即往来云门诸山今复与诸子来追念凄然
- 芟夷丛竹通幽径,指点荒城当远山。 南宋·蔡戡 新居偶成二诗示邻人李子真 其二
- 尘印荒苔人迹少,歌传丛树鸟声深。 明·韩雍 寄题何挥使西轩
- 荒园引兴寻阳里,丛竹惊秋紫极宫。 明末清初·李庆全 完山旧有龙岩亭。废久矣。一日。余于客舍西轩望见。悠然有欲往之意。即率营下人。人持一木。不日成之。只四柱一梁。茅以盖之。如伞如舫云 其四
- 丛杂仅能通鸟道,荒凉殊不类人间。 明末清初·阎尔梅 从寿阳逾瓦合钵岭抵盂县
- 荒芦吹筚篥,丛莽窜麇麚。 清·梅文明 塞上曲五首 其三
- 丛荟风生疑过虎,荒原霜早似铺秸。 现当代·涂世恩 偕四弟步月
- 丛祠埋断碣,荒树恋斜晖。 现当代·莫仲予 江行十四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