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对“细”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四序丛筠绿,千门细柳黄。 金·林椿 游密州书事
- 佛岩开细菊,僧径入丛菅。 元·陈旅 陪赵公子游蒋山即席次李五峰韵
- 细柳生风回绮席,丛篁扶月上雕栏。 明·胡应麟 夜集万伯修中丞署中听奚童弹琵琶即席赋
- 丛枝带月疑无色,细蕊经寒尚有香。 明·李鹏翀 乙丑小春,伯兄出咏菊诗五首命和,时兄迁居南庄,偕坐别去,口占二首 其一
- 风里丛条妆燕子,阶前细草待王孙。 明末清初·毛奇龄 人日书怀寄大敬
- 凄疏丛菊放,淡抹细岚横。 明·延梦与 和元冲秋兴十首 其三 宿达磨寺
- 竹冷丛梢折,兰幽细蕊生。 明·杨承鲲 夕
- 随风流细竹,和露滴丛蕳。 明·卢守慎 中秋有月。咏怀
- 径岂荒丛竹,盘犹足细鳞。 明·谢与思 宁化蒋簿归养索赠赋此
- 丁香开琐细,翠尾茁葑丛。 清·朱昆田 岭南述怀寄涧芳四十韵
- 细花行近见,丛筱踏才分。 清·孙星衍 晓行句曲道中 其二
- 蝶飞缠细筱,鸡唱隐丛萝。 清末至民国·郑元昭 山居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