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对“故”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故国无归日,丛祠几换秋。 北宋·胡宿 徐偃王庙
- 宋朝故老空遗宅,吴下丛林不记年。 明·王鏊 登万寿寺佛阁
- 三秋客梦迷丛桂,百里归心绕故山。 明·郑惟一 次金仲温草亭韵 其三
- 濮上故人闻独钓,山中丛桂得相寻。 明·宋登春 自楚归访李少卿于濮上
- 入社正逢丛杏发,衔泥喜傍故巢添。 明末清初·彭孙贻 燕来
- 故山归未得,丛桂蔚森森。 明·郑善夫 人日得诸友书六首 其一
- 落日丛兰里,奇花故故开。 明·李孙宸 秋日伍国开有开定国侄过赏五丫兰 其一
- 玉堂故事归田录,委巷丛谈灌圃云。 清·厉鹗 筠谷见和移居诗有听雨并宜东郭住看云各就北窗眠之句筠谷新宅亦在东城再用前韵奉赠四首 其四
- 故人今夕会,丛桂小山开。 清·袁枚 到淮游程莼江晚甘园作 其一
- 偏怜短草成丛翠,再见新花吐故枝。 清末至民国·郑元昭 即事 其二
- 勇能离故土,老好入丛林。 清初·释今无 送依石老僧入丹霞并谢其赠端州石
- 百年故宅寻江令,一角丛祠拜蒋侯。 清末近现代初·冯誉骢 金陵怀古
- 旧事已乾丛菊泪,閒心难系故园舟。 清末至民国·陈曾寿 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