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对“寒”在历代律诗中的例子:
- 但掩丛毛穿古堞,永留寒影在空屏。 唐·陆龟蒙 和袭美先辈悼鹤
- 香生丛蕙原同臭,雪压寒梅敢斗妍。 宋·沈隐思 和友人京邸原韵 其三
- 丛冢荒难认,寒泉清到今。 南宋·郑会 刘寺
- 风吹丛棘传声急,月坠寒云见雨迟。 明末清初·陈恭尹 次答彭艾庵
- 丛菊思田里,寒星惊鬓毛。 明末清初·龚鼎孳 九日招崔兔床吴岱观姜绮季朱鹤门王望如纪檗子白仲调项器宗阎秩东纪法乳姜孝阿沈云宾王公远黑窑厂野集用重阳登高四韵 其四
- 丛菊尚牵三径色,寒梅欲吐一园香。 明·陈壮学 遇刘磐石道中
- 丛筱临江偃,寒花倚石斜。 明·严炜 过清溪驿和题壁韵
- 丛菊开应遍,寒花晚渐疏。 明末清初·彭孙贻 寻菊
- 淝水寒烟积,淮山丛桂秋。 明·王廷相 下蔡
- 丛菊薰幽径,寒匏挂短篱。 明末清初·刘逢源 溪光
- 寒谢庭梧色,丛飘苑桂香。 明·皇甫汸 九日纪胜上李夏二宰相五十韵
- 篱边丛菊垂垂尽,湖上寒梅渐渐开。 清末至民国·陈衍 次韵答谦宣
- 丛篁坏壁摹毫素,寒甃铜瓶汲井华。 清·吴之振 再叠前韵寄存庵 其一
- 古木丛祠成独憩,夕阳寒色下层城。 清·叶元吉 早春自泉水山归少憩清凉庵迟友不至
- 丛菊每堪酬酩酊,寒梅閒伴说家常。 清末民国初·罗惇曧 寿朱聘三侍讲五十
- 寒烟平似水,丛树远疑村。 清·查善长 青县道上
- 门依丛竹稀车马,室有寒冰涤肺肝。 当代·刘峻 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