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金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门
第 3 句因包含“李,谪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李谪仙
第 4 句因包含“李白,锦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锦袍
第 7 句因包含“华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华亭
第 7 句因包含“沈休,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沈休文
第 9 句因包含“石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石渠
第 11 句因包含“扬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扬马
第 12 句因包含“钟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钟王
第 15 句因包含“岳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岳牧
第 16 句因包含“数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数奇
第 17 句因包含“垂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垂翅
第 18 句因包含“敝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敝裘
第 18 句因包含“枯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枯鳞
第 19 句因包含“天子,垂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子垂衣
第 24 句因包含“柏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柏梁
第 25 句因包含“陈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陈诗
第 28 句因包含“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瑶台
第 28 句因包含“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瑶台
第 33 句因包含“七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七贵
第 33 句因包含“五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五侯
第 40 句因包含“索长安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安米
第 48 句因包含“珥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珥笔
第 49 句因包含“北山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山北
第 3 句因包含“李,谪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李谪仙
第 4 句因包含“李白,锦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锦袍
第 7 句因包含“华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华亭
第 7 句因包含“沈休,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沈休文
第 9 句因包含“石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石渠
第 11 句因包含“扬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扬马
第 12 句因包含“钟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钟王
第 15 句因包含“岳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岳牧
第 16 句因包含“数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数奇
第 17 句因包含“垂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垂翅
第 18 句因包含“敝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敝裘
第 18 句因包含“枯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枯鳞
第 19 句因包含“天子,垂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子垂衣
第 24 句因包含“柏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柏梁
第 25 句因包含“陈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陈诗
第 28 句因包含“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瑶台
第 28 句因包含“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瑶台
第 33 句因包含“七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七贵
第 33 句因包含“五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五侯
第 40 句因包含“索长安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安米
第 48 句因包含“珥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珥笔
第 49 句因包含“北山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山北
赐裘图歌为沈绎堂太史作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一
茂陵作赋传禁闼,召赴金门给笔札。
谪仙李白挥彩毫,承恩敕赐宫锦袍。
奇才异数古罕有,千载声名在人口。
华亭太史沈休文,遭逢圣世真不朽。
忆昔读书石渠阁,京雒才华推卓荦。
扬马文章夙讨论,钟王字体兼摹索。
先帝旬宣遴旧臣,双旌秉节黄河滨。
政成岳牧重淹蹇,数奇迁谪多艰辛。
矰缴脱身已垂翅,敝裘旅食成枯鳞。
天子垂衣忽召见,黄门飞鞚如流电。
天仗光摇金凤笺,御炉香暖鸲鹆研。
螭头侍从列千官,词翰争看柏梁殿。
濡毫进讲复陈诗,霁色温纶荷天眷。
是时冰雪高山丘,瑶台丹陛寒云流。
壶倾仙液金盘果,尚衣又赐紫貂裘。
都下喧传诧殊遇,拥马群看塞道路。
七贵五侯来索书,流传墨迹多无数。
今年重召入宫门,亲承帝语问寒温。
在廷喜起徵元首,四海雍熙想至尊。
官还旧秩由中旨,栖迟难索长安米。
瘦腰青鬓暗摧残,三泖九峰思故里。
冠盖如云满京国,人生富贵何纪极。
天下才人亦无数,惟此九重恩遇不可得。
圣主知臣臣恋主,会应珥笔彤廷侧,请君莫忆南山之南北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