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仙吏,姓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仙吏
第 1 句因包含“夕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夕郎
第 3 句因包含“长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孺
第 4 句因包含“相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相如
第 5 句因包含“折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折槛
第 6 句因包含“负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负薪
第 6 句因包含“负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负薪
第 6 句因包含“宣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宣房
第 8 句因包含“桑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桑梓
第 8 句因包含“借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借箸
第 1 句因包含“夕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夕郎
第 3 句因包含“长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孺
第 4 句因包含“相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相如
第 5 句因包含“折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折槛
第 6 句因包含“负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负薪
第 6 句因包含“负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负薪
第 6 句因包含“宣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宣房
第 8 句因包含“桑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桑梓
第 8 句因包含“借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借箸
赠邹惕庵给谏 明末清初 · 宋琬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安雅堂未刻稿(卷五)
仙吏承恩拜夕郎,姓名高列御屏张。
共看长孺居中禁,却羡相如返故乡。
折槛漫劳焚谏草,负薪谁为塞宣房。
东南万井方昏垫,桑梓应知借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