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萍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萍梗
第 3 句因包含“胸中,丘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胸中丘壑
第 5 句因包含“禹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禹凿
第 7 句因包含“返,骑鹤,仙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骑鹤仙人
第 7 句因包含“去,人,骑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骑鹤
第 10 句因包含“海,蓬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莱
第 15 句因包含“铁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铁笛
第 16 句因包含“山,接䍦,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接䍦倒
第 27 句因包含“朝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朝宗
寄题鹤楼 明 · 陈雍
 出处:黄鹤楼集补
萍梗长年漂泊,忽诧姿容海鹤①。
胸中丘壑未足论,眼底山川自恢廓②。
江汉合流非禹凿,黄鹄东来联络③。
仙人骑鹤不返千载令人楼阁
此是湖南第一峰,东海那有蓬莱宫④!
危梯直上直上⑤,人语似与丹霄通。
当年我独快登此⑥,肘腋不觉清风⑦。
铁笛亭边醉欲倒⑧,接䍦倒如山翁⑨。
别来每忆同时彦存殁荣枯相半⑩。
多情知有楼头月,夜夜流光词翰⑾。
我今重来近廿载⑿,望望斯楼不可见
楼兮楼兮几度新,无乃相忘人面
欲赋微词今昔⒀,目睇江云手披练⒁。
双江一点朝宗心⒂,日夜东驰江汉
校注】 (1)姿容:当指黄鹤楼山川形胜。 (2)胸中二句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丘壑,指绘画构思。此二句意谓画家构思布局不及眼前山川气势阔大。 (3)黄鹄:指黄鹤山。山自东南蜿蜒而来,故云东来。 (4)此是二句:首句指黄鹤山,次句喻黄鹤楼。诗中以湖南泛指两湖一带。 (5)危梯:高梯。 (6)快:愉快。 (7)肘腋句:卢仝《谢孟谏议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8)铁笛亭:即黄鹤楼东的吕仙亭。 (9) 接䍦句:接䍦,帽名。一作“接篱”。《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山公,即山简,此乃作者自喻。 (10)荣枯:喻得失盛衰曹植《赠丁翼》:“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 (11)流光月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徘徊。”词翰自注云:“曾与邓户部倡和有诗。” (12)近廿载:此诗作正德九年后,则作者初登黄鹤楼当在弘治十年(1496)前后。 (13)微词委婉之辞。 (14)手披练:以手拨弄江水。 (15)双江李白《寄当涂赵少府炎》:“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 此诗亦步韵东阳、秦金唱和之作,当作正德九年之后。二十年前作者登临黄鹤楼,有本集中七律二首可证。前二首云“东西别”,此首又云“东驰”,则作者两度所赴之地当在江夏以西。此番重来”,未能重游江夏旧地心驰神往怀想之情,如江水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