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拨愁愁未空,黄鹤大别森巃嵷②。
悠悠岐路竟何适③,落落清尊谁复同④?
鹦鹉草深连渚碧,鼋鼍日射翻波红⑤。
坐说先朝供奉事⑥,披襟江汉生雄风⑦。
【校注】 (1)同年:谓同年登第。白伯伦:其人不详,伯伦乃字。光禄:官名。明代沿置光禄寺,掌膳食之事。伯伦,当为其属官。 (2)大别:大别山。巃嵷:树木丛集貌。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七:“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嵷兮枝相樛。” (3)适:往。 (4)落落:孤独,寂寞。左思《咏史》诗:“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清尊:尊同樽,酒樽。 (5)鼋鼍:鼋,大鳖;鼍,扬子鳄。《国语·晋语九》:“鼋鼍鱼鳖,莫不能化,唯人不能。” (6)先朝:当指正德朝。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南巡,至江南一带,沿途供奉,所费不赀。 (7)披襟句: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共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此诗为作者任职湖广,登楼感旧而作。起句好,登楼、感旧二者兼及;继以感怀,歧路何适,清樽谁同,流露出失意颓丧之情。后半首写景雄浑壮阔,观之使人胸际豁朗,一扫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