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黄鹤,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黄鹤楼
第 4 句因包含“万里,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万里风
第 16 句因包含“蓬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蒿
第 18 句因包含“南北,东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北东西
第 19 句因包含“廊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廊庙
第 20 句因包含“鲈,思,鱼,张,莼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莼菜
第 22 句因包含“仰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仰止
第 27 句因包含“树,甘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甘棠
中丞秦公和西涯阁老韵① 明 · 毛伯温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上
扁舟昨向城西泊,缥缈黄鹤②。
仙踪杳杳不可寻,万里清风寥廓
滨江石壁天凿内方大别相联络③。
春涛带雨渔矶④,秋月摇波明佛阁⑤。
纵观八极眉峰朗吟一曲谐商宫⑥。
烟开芳树鹦洲出⑦,云没飞甍鸟道通⑧。
高明岂在壮形胜⑨,虚旷时复民风
长衢花柳稚子⑩,破屋蓬蒿老翁
今古登临英彦东西南北平分半。
江湖廊庙希文⑾,莼菜鲈鱼张翰⑿。
凤山先生天下豪⒀,平生仰止今方见⒁。
青天白日丹心⒂,穷谷深山铁面⒃。
文章孔氏得其传⒄,法律汉庭老练⒅。
甘棠几树直楼阴⒆,霜干虬枝层汉⒇。
校注】 (1)中丞秦公:即秦金中丞御史台长官明代改置都察院,以副都御史巡抚各省,亦称中丞。 (2)表黄鹤矗立黄鹤山顶。 (3)内方大别:皆山名内方,即章山,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南。《书· 禹贡》:“导蟠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4)渔矶:即黄鹤矶。 (5)佛阁:即观音阁。 (6)商宫:即宫商泛指音律。 (7)鹦洲:即鹦鹉洲。 (8)飞甍:指黄鹤楼高耸入云的飞脊。高耸屋脊鸟道通:谓楼阁高耸入云飞鸟可以从中穿过。 (9)高明:高而明亮处所,指楼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 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郑玄注:“高明,谓楼观也。”此处指黄鹤楼。 (10)长衢长街。 (11)江湖句: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希文范仲淹之字。借指李东阳。 (12)莼菜一名水葵,生于江南水乡,茎及叶柄可食。鲈鱼:产于近海,体扁头大巨口细鳞张翰字季鸾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曾在齐王司马囧幕任大司马东曹椽。《晋书·张翰传》:“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得适志,何能羁宦千里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13)凤山先生:秦金之号。 (14)仰止仰慕。《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5)青天白日:喻为人清明心地明达。《朱子全书·诸子》:“若孟子则如青天白日无垢可洗,无瘢可索。” (16)铁面:即宋代铁面御史赵忭,借指秦金。 (17)孔氏:孔子。 (18)法律句:汉律历代尊崇故以颂扬秦金。 (19甘棠句:甘棠棠梨树,本为《诗·召南》篇名。相传周武王时召伯巡视南方,曾于甘棠树下裁决民讼民众赋《甘棠一诗赞美他。后世用来称颂地方官德政。直,同“值”。当,临。 (20)虬枝:指甘棠老树盘屈枝干层汉重霄高空。 这是作者为秦次韵李东阳诗作和诗当作于任御史时。作者同秦黄鹤楼初次会见,读到了东阳寄怀之作及秦和诗故而步韵与秦唱酬。诗中既感念李东阳功成身退,又以更多的篇幅赞扬文才和德政,可谓称颂得体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