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沈院长刚伯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有细君并育英才,志切中兴,岂共伯鸾歌五噫;
于诸史最饶述作,绪宏前轨,不徒司马号三长。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沈刚伯(1896——1977),名汝潜,字大烈,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学者。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31~1948),1970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沈刚伯应教育部长朱家骅坚请同赴台北协办台湾大学,遂去台大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设立了考古人类学系、图书馆系。1949年增设文科研究所,后于1956年增扩为中国文学、历史、哲学、考古人类学4个研究所。 1967年起中国文学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招收博士班,把历史研究所的硕士班分为一般史学、近代史、中国艺术史三组。沈刚伯于1954年3月与在台史学家组织成立了台湾的中国历史学会,任理事长,理事会与监事会成员中有胡适、张其昀等学者。1970年被遴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沈刚伯于1965年70岁时患有肺癌, 1969年辞去院长后仍坚持教学与研究工作,1977年7月31日终因心脏衰竭而病逝,享年82岁。有《沈刚伯先生文集》传世,书中分历史、哲学、文学、教育、世局、记事等多项,堪称巨著。
细君:古时诸侯的妻称小君,也称细君。后为妻的通称。此处指沈刚伯夫人曾祥和,国立中央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伯鸾: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与妻孟光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夫妇相敬有礼。后因以伯鸾借指隐逸不仕之人。亦作为贤丈夫的代称。
五噫:东汉梁鸿作。诗五句,每句末都有一噫字,故名。 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后来诗文中多用五噫作为告退的意思。
前轨:犹前辙。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鉴乱亡之未远,而蹑倾车之前轨。”
司马号三长: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写历史必须有三长,即才、学、识。见《新唐书·刘子玄传》。
笺:戴戟挽梁士诒联:
伏枥万里心,理财甄士推刘宴;
击节五噫句,经世纡筹惜伯鸾。
细君:古时诸侯的妻称小君,也称细君。后为妻的通称。此处指沈刚伯夫人曾祥和,国立中央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伯鸾: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与妻孟光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夫妇相敬有礼。后因以伯鸾借指隐逸不仕之人。亦作为贤丈夫的代称。
五噫:东汉梁鸿作。诗五句,每句末都有一噫字,故名。 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后来诗文中多用五噫作为告退的意思。
前轨:犹前辙。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鉴乱亡之未远,而蹑倾车之前轨。”
司马号三长: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写历史必须有三长,即才、学、识。见《新唐书·刘子玄传》。
笺:戴戟挽梁士诒联:
伏枥万里心,理财甄士推刘宴;
击节五噫句,经世纡筹惜伯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