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儒家本来面目,作先觉觉后工夫,选士树宏规,开国得人称最盛;
与菩萨同一心肠,为自利利他功德,舍身完夙愿,生天成佛更何疑。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本来面目:佛教指人本有的心性,自己的本分。出自唐·惠能《六祖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先觉觉后:《孟子》“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自利利他:佛教用语。也称自行化他。以己为主的修养称自利,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称利他。佛教自言最终目的,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菩萨授记品》:“体性调顺,自利利他,慈悯众生,如母爱子。”也作“自利利人”。
生天:佛家谓死后更生于天界。亦以婉言死亡。
笺:
1.上联写儒,下联写佛,儒释合一。
2.清代张师诚集句联:
自新新民,止于至善;
先觉觉后,求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