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一 第一章明心非断常 唐 · 傅翕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心性虚凝,量同法界真如绝相,无作无缘。湛尔常存无住法流满世界实理不迁妙道归空而普同万有法王依此而喻说金坚,故借言欲显其相,而复不为言之所诠。然触事该罗,而事无不摄,性本解脱而无十缠,缘所不起,呼之为妙,言方不及,故号自然常与世和世法不染,俗是其体而亦不为俗之所牵,尔乃虚玄绝妙空廓坦荡,虽无状而现形,虽有形而无象,散合无方,而非还非往,虽聚敛而不促,设开舒不广,实非物而有音,具大音而希响。性寂虚冲非一非两,广照分明,徒自明而自朗,未曾暂有,而全体现前虽复现前,而难习难仿,细于毫末而不微,生遍三千而不长,理无决定,而形事微妙忽恍生死坦然,非因育养,识类含生,同斯法纲。就悟名为涅盘,而不知者说为忆想。斯则真实无疑,能柔能强,广望则世界不容息念则举体皆空。乃是无色之色,恬静渊洪,止之则为无量无穷之体,合之则为无只无双之宗,普周万国无远弗到,包罗太虚无物不容非凡非圣,非智非愚,惟有无心质士,合此虚宗。会之者豁冥昧,照之者迷蒙,遮那湛然,无增无减四生三有阒尔还空。若乃幽微寂寞,难见难知,莫立一名相,而不合不离,非断非常,而二边俱会,无明无暗,非慧非痴,此非世智辩照之所能及,是无生慧者之所深思。斯乃自悟虚心,即长生不灭,见而非见,无著无依,世有九十六种外道,亦所不及。惟是无上佛法要切良基,馀既瞥闻不能默已,抱愚竭智,聊述拙辞。虽不会妙理,然其语意大指终归真如,然烦债群迷,制斯遣虑,愿高明正士,见者不嗤。
君不见自心非断亦非常,普在诸方不入方。
亦复不依前后际,又复非圆非短长
湛然无生亦无灭,非白非黑非青黄
虽复念虑知诸法,而实不住中央
众生入而无所入,虽取六境无所伤。
智者分明了知此,是故号曰法中王。
自悟知此非知法,因尔智慧金刚
不藉外缘内府戒定慧品自閒防。
安住普超三昧顶,忆想颠倒消亡
觉诸烦恼真如相,称此空名道场
为众班宣演常教,如此妙义未曾彰。
行路难,路难微妙难行
若以无知照知法,现前证得本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