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画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画虎
第 3 句因包含“四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四皓
第 7 句因包含“孤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孤桐
第 8 句因包含“徽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徽音
第 3 句因包含“四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四皓
第 7 句因包含“孤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孤桐
第 8 句因包含“徽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徽音
呈沚斋先生谢教 当代 · 林英男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蓬去随风日,归来画虎心。
悭缘无四皓,辄尔动高吟。
水瑟波犹荡,圯桥月未沈。
孤桐焚爨下,嚗嚗岂徽音。
注:蓬去句:曹植: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蓬草遇风而飞,用以喻人之流离飘零。
画虎:《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四皓:据《史记·留侯世家》: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避秦乱,隐商山,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
圯桥:《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孤桐句:《后汉书·蔡邕列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画虎:《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四皓:据《史记·留侯世家》: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避秦乱,隐商山,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
圯桥:《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孤桐句:《后汉书·蔡邕列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