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𠪾元年先曾祖官广西按察副使道经祁阳得唐元次山中兴颂石本以归为颜鲁公笔字大径六七寸历世三四家业已析墓下之田且鬻之异姓而此碑独传之不肖山佣岁旃蒙作噩山佣之南京命工装潢为册信工人之能逑以付之乃不知碑自左方起而以年月先之遂倒盭不可读方谋重装而兵乱工死不复问者三年碑固在旧识杨生所一旦为余重装以来则文从字顺焕然一新有感于先公之旧物不在他人而特属之嗣人之稍知大义者又经兵火而不失且待时而乃成夫物固有不偶然者也为之作歌
昔在唐天宝,禄山反范阳。
天子狩蜀都,贼兵入西京。
肃宗起灵武,国势重恢张。
二载收长安,銮舆迎上皇。
小臣有元结,作诗颂大唐。
欲令一代典,风烈追宣光。
真卿作大字,笔法名天下。
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书过泗亭碑,文匹淮夷雅。
留此系人心,枝撑正中夏。
先公循良吏,海内推名德。
驱马复悠悠,分符指南极。
遐眺道州祠,流览浯溪侧。
如见古忠臣,精灵感行色。
匪烦兼两载,不用金玉装。
携此一纸书,存之贮青箱。
以示后世人,高山与景行。
天运有平陂,名迹更存亡。
宝弓得堤下,大具归西房。
旧物犹生怜,何况土与疆。
却念蒸湘间,牧骑已如林。
西南天地窄,零桂山水深。
岣嵝大禹迹,万木生秋阴。
一峰号回雁,朔气焉得侵。
恐此浯厓文,苔藓不可寻。
藏之箧笥中,宝之过南金。
此物何足贵,贵在臣子心。
援笔为长歌,以续中唐音
⑴ 后汉书吴祐传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谷梁传定九年得宝玉大弓恶得之得之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