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珠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珠宫
第 5 句因包含“冯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冯夷
第 5 句因包含“大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鹏
第 9 句因包含“鲛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鲛绡
第 13 句因包含“玉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版
第 14 句因包含“薛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薛涛
第 15 句因包含“连城重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连城价
第 26 句因包含“欃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欃枪
第 26 句因包含“旄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旄头
第 27 句因包含“五凤,楼,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五凤楼
第 28 句因包含“运斤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运斤
第 31 句因包含“长杨献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赋长杨
第 31 句因包含“长杨献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献赋
第 31 句因包含“班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班马
第 32 句因包含“凌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凌烟
第 33、34 句因包含“无,锦绣段,青玉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锦绣段
第 37 句因包含“三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台
第 38 句因包含“经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经纶
第 39 句因包含“玉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烛
第 39 句因包含“熙熙,春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春台
第 5 句因包含“冯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冯夷
第 5 句因包含“大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鹏
第 9 句因包含“鲛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鲛绡
第 13 句因包含“玉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版
第 14 句因包含“薛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薛涛
第 15 句因包含“连城重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连城价
第 26 句因包含“欃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欃枪
第 26 句因包含“旄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旄头
第 27 句因包含“五凤,楼,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五凤楼
第 28 句因包含“运斤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运斤
第 31 句因包含“长杨献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赋长杨
第 31 句因包含“长杨献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献赋
第 31 句因包含“班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班马
第 32 句因包含“凌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凌烟
第 33、34 句因包含“无,锦绣段,青玉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锦绣段
第 37 句因包含“三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台
第 38 句因包含“经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经纶
第 39 句因包含“玉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烛
第 39 句因包含“熙熙,春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春台
奉谢杨同府惠笺 明 · 陈昌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
九龙煖吐沈香水,洗出金盆雪花纸。
半点纤尘不敢污,分明只隔珠宫里。
冯夷南来骑大鹏,倒握雷斧驱雷丁。
夜深偷入娑竭窟,琤琤斲碎玻瓈冰。
初疑鲛绡脱机杼,又疑白茧离霜杵。
一幅开来一幅新,压倒寻常千万楮。
东倭玉版不足称,西蜀薛涛空有名。
连城重价人莫识,千金抵换犹嫌轻。
伊昔黄门蔡伦造,鱼网麻头尽称好。
尔来八万四千秋,流落人间为至宝。
至宝原来不易逢,君侯得自波斯中。
一朝分赐到茅屋,阴崖便觉春融融。
从此光芒动星斗,欃枪乱落旄头吼。
欲脩五凤文明楼,不是公输运斤手。
况今作者多如云,腾蛟起凤何纷纷。
长杨献赋总班马,去去好策凌烟勋。
既无五色锦绣段,又无一双青玉案。
负侯之德良亦深,一度开缄一汗颜。
愿侯早晚登三台,大展济世经纶才。
熙熙玉烛调春台,一瓢甘雨从天来。
普令四海消炎埃,千年泰运重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