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诗(己卯) 当代 · 程滨
五言律诗
诗者志也。其志卓然,见乎其诗;其志猥琐,见乎其诗。诗之准则,一曰意境,一曰气格。自王静安境界说风靡以来,世人无复知有气格。诗之优劣,半缘意境,半缘气格。独绝易臻,双美难得。有唐李长吉,长于意境而短于气格;民国于右任,长于气格而短于意境。均抱憾焉。哀哉哀哉。诗者志也。有志者虽死犹生,无志者生不如死。自中国一致于四海,壹是皆以立志为本。人有夷夏之分,志无胡汉之别。故以意境言,万国迥异;以气格言,吴越同舟。自资本主义崛起,逐物之风大倡。世人但求汩没于意境之中,淡漠乎气格之外。盖志者心也,身者物也。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然此所谓心者,匪特人心,天心也。而天心者,神之谓也。自神学式微,私小泛滥,唯物主义风行于前,唯心主义销蚀于后。天下滔滔,莫非心死而身活者。偶有一二独醒者,亦未免陈腐之讥。哀哉哀哉。诗者志也。天下之志,讵有异同?说者每以基督谓人有原罪,而吾国谓人初性善,由是遽以东西判然不可调和者。初不知人之贤愚,无论中外。东海圣人,西海圣人,皆先得人心之同然者。基督徒终身赎罪,求幸福于天国;释氏子不住色相,求涅槃于彼岸;吾侪儒生则率性修身,求至善于现世。器有不同,道无二致。是以有志于形而上者,极其至也,未尝不殊涂同归。故曰:意境有别,气格一如。今人囿于文化,平生隔膜。哀哉哀哉。诗者志也。同气相求,同声相应。而声气之间,莫非志也。中国自五四以来,诗道衰落。不在乎语体文言之争,惟见于知人昧天之痛。而究其源流,又不得不归罪西洋。古典主义光沈响绝,罗曼蒂克紫之夺朱。虽有象征主义挽救其流弊,然禁果既尝,浑然难再。余有感于此,每以绝续存亡自命。寒窗之馀,攻诗不辍。适太学之业将卒,不甘悬匏,求贾于世。折腰五斗,入幕三旬。已而耻对小儿,叹生彭泽。乃作投簪诗而去。自感强笑摧眉,辱身降志。其志既降,其诗必卑。气格既卑,意境何益?遂戒吟咏,以养浩然。浩然之气不作,老死无复为诗。哀哉哀哉。时在己卯中秋。
悔向红尘去,苍茫路已迷。
乾坤长似梦,天地更无诗。
野圹生明月,幽槎到海涯。
人生无好处,回首未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