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禹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禹凿
第 12 句因包含“神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神光
第 13 句因包含“吞,云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吞云梦
第 16 句因包含“蚕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蚕丛
第 17 句因包含“定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定远
第 19 句因包含“八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八阵
第 24 句因包含“卧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卧龙
第 24 句因包含“卧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卧龙
第 30 句因包含“朱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朱明
吴山带潇湘三峡图送王紫诠使君川南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君不见双流江汉岷山来,潇湘九面衡岳开。
大别山神禹凿,长江东走轰雷
荆梁万派此奔汇,溯流千里其艰哉。
君持旌节川南路,一年理棹今方赴。
涉尽人间翻覆澜,瞿塘滟滪宁堪顾。
吴生放笔此图神光离合有无
气吞云梦者八九,笔挟造化前驱
数峰便具万仞势,片帆直指蚕丛都。
巴东三峡定远近,耳边似听猿猱呼。
鱼腹八阵日在眼,峨眉古雪高衢
锦水文章哲匠司马杨王最其上。
千篇更有浣花翁两表犹传卧龙相。
羡君此去得其源,继美千秋岂多让。
即今吴生已入燕,送行反在君行先。
君行向西伊向北,我独南滞朱明天。
人生聚散常事,所惜诗篇远难致。
作歌送君并索吴,新图分寄西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