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诗言志,歌永言。发于中,必有所思。形于外,必有所托。故为人声之精,以播于当时,垂于方来。夫自太和之音,肇发于律,遂有谣于康衢,歌于击壤,声于涎濑,咏于沧浪。观其从容愉乐,皆有得乎言意之表也。潮江在邑之南,固为虫虾鱼鳖之乡。然而山水清丽,人物秀美,独发乎声,歌阙焉。今悉入版图,时贤受职,四民具乐。余因摭其音韵,盖出樵歌牧唱之地,名流归之,曰《棉江欸乃》。其间曰棉江,曰和平桥,曰胪溪,曰石龟湾,曰练江,曰沧洲,曰海门,曰大坭,曰鳌溪,皆渔人乐业之所。遂拟之为九章,盖摅其心声之和,地利之宜,悠然有江湖之心。形之意气,使夫隐沦者闻之,可以傲云物而写江山。荣达者采之,亦足观览民风,揄扬圣泽,其乐顾不大欤!
渔翁棹歌兮石桥东,海色欲上兮含朦曈。
荒鸡闻兮戒晓,江豚上兮知风。
普天率土兮王之宫,阳侯受职兮龟龙率从。
沙寒草枯兮鱼上罶,薄言戒归兮爰发我笱。
嗔南邻兮春醅香,岂今夕兮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