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2 句因包含“桃源,避秦,武陵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
第 6 句因包含“问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问津
第 6 句因包含“葛天,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葛天民
第 7 句因包含“遗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遗民
第 14 句因包含“怒发,冲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怒发冲冠
第 14 句因包含“发,冲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发冲冠
第 18 句因包含“车书,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车书同
第 27 句因包含“俎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俎豆
第 32 句因包含“蚩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蚩尤
第 37 句因包含“饿夷齐,薇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夷齐饿
第 38 句因包含“黄绮,商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商山
第 39、40 句因包含“秦,桃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
第 6 句因包含“问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问津
第 6 句因包含“葛天,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葛天民
第 7 句因包含“遗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遗民
第 14 句因包含“怒发,冲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怒发冲冠
第 14 句因包含“发,冲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发冲冠
第 18 句因包含“车书,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车书同
第 27 句因包含“俎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俎豆
第 32 句因包含“蚩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蚩尤
第 37 句因包含“饿夷齐,薇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夷齐饿
第 38 句因包含“黄绮,商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商山
第 39、40 句因包含“秦,桃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
题近人所作「桃源问答游叙文」后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传说桃源时避秦,千年一到武陵人。
鸡犬鲜逢山外物,桑麻未识世间春。
兵燹徵徭是何事,问津逝者葛天民。
源里遗民纷纷说,秦时苛政如火热。
六国子孙多系累,天下儒生半坑杀。
男儿负剑到长城,妇女纫针入南越。
我闻斯语犹未终,秦民怒发冲冠中。
秦时纲纪虽近暴,惨惨犹存华夏风。
百年礼乐未崩坏,三代车书尚遵同。
以暴衡暴祇百一,秦罪已是邱山崇。
岂似我今□化外,非法横施来自郐(西夷治不同中国,位置降一等;至刑法则加一等,赋敛且倍一等)。
刀锯日日供牺牲,鞭扑朝朝催课最。
无丝、无苗亦税科,有丁、有户皆头会。
俎豆古风弃弁髦,衣服新制留蛮襘。
神山千里尽沦胥,文物一朝随芜秽。
穷奇食人口有牙,蚩尤为兽翅生背(事见「东观馀论」)。
相逢不作同等看,胡髡越裸丑周冠。
颠倒天行无历纪,邱虚郡县有戈干。
饥饿夷、齐失薇蕨,艰难黄绮在商山。
秦时容得桃源在,桃源经今亦迁改。
忽荒净土与仙津,阨窄五洲兼四海。
秦人今更去遥遥,惆怅渔郎不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