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鸿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毛
第 4 句因包含“鸿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毛
第 5 句因包含“乐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乐土
第 24 句因包含“日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日驭
第 4 句因包含“鸿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毛
第 5 句因包含“乐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乐土
第 24 句因包含“日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日驭
诗函报林十,适又渡海,歌以寄之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去年烽火起,君去罩雾里。
雾山一一高,君视等鸿毛。
航海一去寻乐土,温陵旧是晋时浦。
晋人携家江畔居,当时亦避羯奴苦。
文物衣冠犹俨然,城郭襟海带云烟。
忆昔伧荒已千载,得君羁旅又三年。
今年台地烽偶熄,君潜渡海问田宅。
山川虽是景物非,疑忌之邦君遁迹。
得君诗函报君书,君已不滞回风裾。
一帆波起随急棹,四山月出空精庐。
望君在何处,天长迷海曙。
一纸搁山中,无由追日驭。
我向此邦依,何殊荆棘据。
闻君挈眷欲重来,叹息故巢难去去!
作短歌,小名署是「弃生」,甘执御。
从今富贵功名非吾知,惟望文辞诗卷人间著!
作诗与子且自吟,泪滴青山犹昔心(罩雾,即所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