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土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土花
第 8 句因包含“安乐,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安乐窝
第 12 句因包含“南冠囚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冠
第 23 句因包含“今夕,何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今夕何夕
第 26 句因包含“揽辔,澄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揽辔澄清
第 27 句因包含“八千,子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八千子弟
第 41 句因包含“金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瓯
第 8 句因包含“安乐,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安乐窝
第 12 句因包含“南冠囚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冠
第 23 句因包含“今夕,何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今夕何夕
第 26 句因包含“揽辔,澄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揽辔澄清
第 27 句因包含“八千,子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八千子弟
第 41 句因包含“金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瓯
和平里行和丘仲阏 清末 · 黄遵宪
潮阳县有碑曰和平里,碑九尺许,每字高二尺许。小字九,曰‘宋庐陵文山文天祥题’。和平里不见于《宋史》,惟邓光荐《丞相传》云:‘公驻和平市,攻陈懿党。意后隔海港,步骑未能遽前。而陈懿乃迎导北师张弘正,潜具舟济,轻骑直造。督帐。’刘岳申《传》云:‘公方饭五坡岭,步骑奄至。公不得脱,服脑子不死。众拥之上马,见张弘正于和平,大骂求死。’和平盖即此地。初,潮之士民请公移行府于潮,公进潮阳,诛懿党刘兴,适邹㵯、刘子俊等,亦以民兵数千自江西至。《指南录》所谓‘稍平群盗,人心翕然’,即此时事。邓中甫云:‘因潮之民,阻山海之险,使假以岁月,增兵峙粮,以立中兴之本,亦吾国之莒、即墨也。乃逆懿惧诛,潜师夜袭,卒陷绝地,谓非天乎!’公于祥兴元年十一月屯潮阳,即住和平市。十二月十五日,趋海丰,入南岭,二十日被执,越七日入虏营。讨逆寇于此,见虏帅亦于此,先后凡一月有奇。里人获公书,珍袭而摹刻之。以公忠义之气,感人之深也,百世之下犹兴起,况亲见公书者耶!固其宜也。仲阏归自台湾,客于潮,作诗寄余。岁暮感事,因追和之,距文山住此时六百二十四年矣。庚子岁除前三日。
丰碑巍巍土花碧,大书和平字深刻。
此乡曾驻勤王师,下马来拜文信国。
澄潭小渚风不波,奇卉美箭枝交柯。
手携酒壶背钓蓑,彼是文山安乐窝。
日气火气蒸湿暑,人声鬼声杂风雨。
身倚穷墙立园土,此乃南冠囚絷处。
少日里居殊安康,中年国难多抢攘。
最公一生所践履,大都惶恐滩与零丁洋。
红尘蔽天走胡骑,海水群飞无立地。
飘流绝岛君若臣,行在朝衣频拭泪。
自从辛苦贼中来,万死一生艰险备。
今夕何夕梦稍安,此身却在和平里。
想见淋漓落笔时,满腔揽辔澄清志。
八千子弟方募兵,欲倚即墨复齐城。
有田有成众一旅,天若祚宋期中兴。
摩厓上刻浯溪颂,安知不署臣结名?
崖山一哭舟尽覆,公竟囚车随北征。
吁嗟乎,从古未闻纯是夷虏世,剪分鹑首天何醉?
拨乱无闻平贼功,劫盟莫讲和戎利。
丘生丘生吾与汝,坐视金瓯缺复碎。
想公驰檄召勤王,对我父老愧欲死。
公魂归天在柴市,今日邻军犹设祭。
矧公画日亲笔书,字字风霜留正气。
孤城隐隐烟雾遮,大江溅沫飞春沙。
寒山片石月来照,中有光芒非公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