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9 句因包含“逐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逐鹿
第 17 句因包含“琼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琼瑶
第 17 句因包含“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瑶台
第 17 句因包含“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瑶台
第 27 句因包含“冰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冰壶
第 39 句因包含“狗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狗屠
鹿行作者注:「台人山居多以打鹿为生,为之歌之。」)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谑蹻集》,又载洪小如所藏抄本、《洪弃生先生全集》、《寄鹤斋诗矕》卷二、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清诗纪事》。
崱屴千峰复万峰,峰峰如剑向人摐。
密密藤萝看不见中有千年鹿养茸
一群狰狞苍狗,林中三鹿五鹿走。
腥风恶兽踯躅奔,山猪趋前熊趋后。
猎人持枪林中藏,不期中肩期中首。
负枪复编者按:「复」,《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后」。)云雾中,穷冬莽莽悲风
扪壑攀岩作猱上,艎编者按:「艎」,《台湾诗荟》、《台湾诗乘》均作「篁」。)榛但见青濛濛
逐鹿深山道,山深荒草
相传上有琼瑶台,复说中有金银岛
逐鹿不知浅深时时路傍逢洞獠
洞獠深居崖阴,逢人杀人人心
猎人见獠如见鹿,獠群鬨散如惊禽
打鹿取藏涧中水,或杂黄獐野豕
十日挈出向冰壶,肠肉既佳味亦美。
身带山中烟瘴归,归到家中与妇子
编者按:「焙」,《台湾诗荟》、《台湾诗乘》、《清诗纪事》均作「炙」。)把酒酣呼,鹿臭在衣血染编者按:「染」,《台湾诗荟》、《台湾诗乘》、《清诗纪事》均作「在」。)须。
鹿蹄可以斗米鹿茸可以珍珠
鹿角熬胶养身躯,打鹿之乐何如乎。
打鹿不畏苦,使余从军如虎汉家狗屠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