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句因包含“注,尔雅,虫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注尔雅虫鱼
第 7 句因包含“弃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弃笔
第 15 句因包含“食指,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食指动
第 17 句因包含“郭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郭索
第 30 句因包含“雕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雕虫
第 7 句因包含“弃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弃笔
第 15 句因包含“食指,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食指动
第 17 句因包含“郭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郭索
第 30 句因包含“雕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雕虫
重阳前五日有馈蟹者时予病小愈约同人持螯把酒为乐(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 清 · 胡承珙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据《清修四库全书》所收《求是堂诗集》,并参考黄得时〈胡承拱与东瀛集〉一文所录诗作编校。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
平生注尔雅,虫鱼竞细碎。
一为捧檄行,此事悄然废。
况兼婴痼疾,伏案气辄碍。
遂欲弃笔研,恝如农舍耒。
终夕守一铛,此腹成药碓。
秋风海上来,凉应苏病肺。
黄花虽未繁,绿橙已可爱。
朝来食指动,寒蒲束几辈。
郭索非恶声,蹒跚有馀态。
老饕兴忽狂,忍俊不容耐。
检点尖团形,商量椒姜配。
排日饮亡何,屈指佳节逮。
异乡风味恶,赖有故人对。
小愈自宜防,大嚼未敢快。
庶无劝学误,差免雕虫悔。
一触江湖心,扁舟渺虾菜(施懿琳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