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废,蓼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废蓼莪
第 20 句因包含“九原,可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原可作
第 24 句因包含“俎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俎豆
第 25 句因包含“三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峨
第 26 句因包含“转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转烛
第 20 句因包含“九原,可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原可作
第 24 句因包含“俎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俎豆
第 25 句因包含“三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峨
第 26 句因包含“转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转烛
叔逢尊兄同二犹子季夏奉先翁南山先生初忌祠事宿安固山房长侄赋诗和章盈握余时客峨下莫与省扫东望悲哽入秋乃能赓载随韵写情不敢自以为诗也 南宋 · 韩淲
诗筒南山来,缄题手亲揭。
三年蓼莪废,楚怆不堪说。
向来志显扬,岂不愿华烨。
自量分予薄,敛退畏官热。
所冀短日延,得奉兰羞洁。
物聚斯有散,中岂长盍盍(原注:以合为义,与噬嗑之嗑同)。
吾翁烛此理,至言不苟发。
谓宜发老更,前后祝哽噎。
洞天俄趣还,玉锁一笑掣。
百年会归尽,九原疑可作。
伤心北冈松,长挂东岭月。
遥闻朱炜末,省扫俎豆列。
我独滞三峨,转烛半年别。
一生未禅悦,静虑已朝彻。
眷此顾复恩,追远倍悽切。
阿兄抱渊静,诸阮更姱节。
无忘溪翁铭,念念攸好德。
灵源浚演迤,可使中遏绝。
我虽懦不武,愤世能激烈。
庶无忝所生,愿赋濂溪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