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句因包含“桑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桑阴
第 15 句因包含“黄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黄堂
第 19 句因包含“斗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斗粟
第 30 句因包含“熊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熊罴
第 30 句因包含“熊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熊罴
第 36 句因包含“施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施鞭
第 36 句因包含“鞭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鞭笞
第 49 句因包含“绣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绣衣
第 50 句因包含“下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下车
第 51 句因包含“绿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绿章
第 67 句因包含“赤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子
第 68 句因包含“填,沟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填沟壑
第 72 句因包含“五风,十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五风十雨
第 74 句因包含“击壤,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击壤歌
第 75 句因包含“观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观风
第 75 句因包含“采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采诗
第 15 句因包含“黄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黄堂
第 19 句因包含“斗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斗粟
第 30 句因包含“熊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熊罴
第 30 句因包含“熊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熊罴
第 36 句因包含“施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施鞭
第 36 句因包含“鞭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鞭笞
第 49 句因包含“绣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绣衣
第 50 句因包含“下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下车
第 51 句因包含“绿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绿章
第 67 句因包含“赤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子
第 68 句因包含“填,沟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填沟壑
第 72 句因包含“五风,十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五风十雨
第 74 句因包含“击壤,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击壤歌
第 75 句因包含“观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观风
第 75 句因包含“采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采诗
颍州老翁歌 元 · 乃贤
押词韵第三部
颍州老翁病且羸,萧萧短发秋霜垂。
手扶枯筇行复却,操瓢丐食河之湄。
我哀其贫为顾问,欲语哽咽吞声悲。
自言城东昔大户,腴田十顷桑阴围。
阖门老稚三百指,衣食尽足常悬锥(一作熙熙)。
河南年来数亢旱,赤地千里黄尘飞。
麦禾槁死粟不熟,长镵挂壁犁生衣。
黄堂太守足宴寝,鞭扑百姓穷膏脂。
聒天丝竹夜酣饮,阳阳不问民啼饥。
市中斗粟价十千,饥人煮蕨供晨炊。
木皮剥尽草根死,妻子相对愁双眉。
鹄形累累口生燄,脔割饿莩无完肌。
奸民乘隙作大盗,腰弓跨马纷驱驰。
啸呼深林聚凶恶,狎弄剑槊摇旌旗。
去年三月入州治,踞坐堂上如熊罴。
长官邀迎吏再拜,馈送牛酒罗阶墀。
城中豪家尽剽掠,况在村落人烟稀。
裂囊剖筐取金帛,煮鸡杀狗施鞭笞。
今年灾虐及陈颍,疫毒四起民流离。
连村比屋相枕藉,纵有药石难扶治。
一家十口不三日,藁束席卷埋荒陂。
死生谁复顾骨肉,性命喘息悬毫釐。
大孙十岁卖五千,小孙三岁投清漪。
至今平政桥下水,髑髅白骨如山崖。
绣衣使者肃风纪,下车访察民疮痍。
绿章陈辞达九陛,彻乐减膳心忧危。
朝堂杂议会元老,恤荒讨贼劳深机。
山东建节开大府,便宜斩𥖛扬天威。
亲军四出贼奔溃,渠魁枭首乾坤夷。
拜官纳粟循旧典,战士踊跃皆欢怡。
淮南私廪久红腐,转输岂惜千金资。
遣官巡行勤抚慰,赈粟给币苏民疲。
获存衰朽见今日,病骨尚尔难撑持。
向非圣人念赤子,填委沟壑应无疑。
老翁仰天泪如雨,我亦感激愁歔欷。
安得四海康且阜,五风十雨斯应期。
长官廉平县令好,生民击壤歌清时。
愿言观风采诗者,慎勿废我颍州老翁哀苦辞。
注:状物写景之工,固诗家之极致。而系于风化,补于政治,尤作者之至言。易之此诗,兼得之矣。礼部侍郎汝阴李黼子威书。易之此诗,格调则宗韩吏部,性情则同元道州,世必有能知之者。监察御史太朴危素书。至正四年,河南北大饥,明年又疫,民之死者过半。朝廷尝议鬻爵以赈之,江淮富人应命者甚众,凡得钞十馀万,定粟称是。会夏小稔,赈事遂已。然民罹大困,田莱尽荒,蒿蓬没人,狐兔之迹满道。时余为御史,行河之南。请以富人所入钱粟贷民,具牛种以耕,丰年则收其本。不报。览易之之诗,追忆往事,为之恻然!八年三月,翰林待制武威余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