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羲和鞭日,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鞭日
第 2 句因包含“金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门
第 2 句因包含“乌鹊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鹊栖
第 4 句因包含“天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吴
第 5 句因包含“蟾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蟾蜍
第 6 句因包含“万顷,琉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万顷琉璃
第 7 句因包含“飞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飞廉
第 7 句因包含“海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海若
第 8 句因包含“鲸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鲸鲵
第 9 句因包含“北斗,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斗南
第 17 句因包含“长夜,漫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夜漫漫
第 17 句因包含“半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半人
第 18 句因包含“天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鸡
第 18 句因包含“天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鸡
第 35 句因包含“翠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翠华
第 36 句因包含“金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闺
第 37 句因包含“挂冠,神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挂冠神武
第 2 句因包含“金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门
第 2 句因包含“乌鹊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鹊栖
第 4 句因包含“天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吴
第 5 句因包含“蟾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蟾蜍
第 6 句因包含“万顷,琉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万顷琉璃
第 7 句因包含“飞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飞廉
第 7 句因包含“海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海若
第 8 句因包含“鲸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鲸鲵
第 9 句因包含“北斗,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斗南
第 17 句因包含“长夜,漫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夜漫漫
第 17 句因包含“半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半人
第 18 句因包含“天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鸡
第 18 句因包含“天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鸡
第 35 句因包含“翠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翠华
第 36 句因包含“金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闺
第 37 句因包含“挂冠,神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挂冠神武
乙酉1705三月十七夜渡海遇飓,天晓觅澎湖不得,回西北帆,屡濒于危,作歌(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胡建伟《澎湖纪略》〈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林豪《澎湖厅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编者按:《)以纪其事 清 · 孙元衡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胡建伟《澎湖纪略》〈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林豪《澎湖厅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 创作地点:台湾澎湖县
羲和鞭日日已西,金门理楫乌鹊栖。
满张云帆夜济海,天吴镇静无纤翳。
东方蟾蜍照颜色,高低万顷黄琉璃。
飞廉倏来海若怒,颓飙鼓锐喧鲸鲵。
南箕簸扬北斗乱,马衔罔象随蛟犀。
暴骇铿訇两耳裂,金甲格斗交鼓鼙。
倒悬不解云动席,宛有异物来诃诋。
伏艎僮仆呕欲死,胆汁沥尽挛腰脐。
长夜漫漫半人鬼,舵楼一唱疑天鸡。
阿班眩睫痿筋力,出海环珓频难稽(海舶内称望远者为阿班、舟师为出海)。
不见澎湖见飞鸟,飞鸟已没山转迷。
旁罗子午晷度错,陷身异域同酸嘶。
况闻北嶕沙似铁,误尔触之为粉齑(彭湖山南有北嶕,下为铁板沙,济海之舟不见彭湖,则不敢南渡)!
回帆北向岂得已,失所犹作中原泥。
浪锋舂汉鹢首立,下漩涡臼高桅低。
怒涛汹溅顶踵湿,悔不脱壳为凫鹥!
此事但蒙神鬼力,窅然大地真浮稊。
翠华南幸公卿集,从臣旧识咸金闺。
挂冠神武踪巳迈,愿乞骸骨还山溪。
读书有儿织有妻,春深烟雨把锄犁。
渔洋先生评:洞心駴目,字字挟海外风涛之气;恨坡公不及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