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官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官梅
第 7 句因包含“梦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梦华
第 8 句因包含“天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人
第 14 句因包含“地,埋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地埋忧
第 17 句因包含“沧海,横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沧海横流
第 20 句因包含“蘼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蘼芜
第 7 句因包含“梦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梦华
第 8 句因包含“天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人
第 14 句因包含“地,埋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地埋忧
第 17 句因包含“沧海,横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沧海横流
第 20 句因包含“蘼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蘼芜
庆春宫 得芦墟师书,感十八年之别,赋寄此词 清末至民国 · 赵熙
押尤韵
山蜕真吾,天容遗老,雁声远渡荣州。
腊鼓荒村,官梅浓萼,岁寒无奈诗愁。
梦华新录,付身世、天人一沤。
馀生如叶,随分漂零,风雪荒丘。
卢龙卖了田畴。
除却宁河,何地埋忧。
劫外西台,芦中穷士,出门沧海横流。
夏峰谈道,料扶杖、今生已休。
蘼芜青径,薇蕨香风,心上春秋。
案:宁河高赓恩字曦亭,号芦墟,光绪时官太常寺少卿,香宋入翰林院时教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