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七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七人
第 6 句因包含“萧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萧寺
第 8 句因包含“鸡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鸡黍
第 10 句因包含“奚囊”,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奚囊
第 11 句因包含“倒屣,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倒屣迎
第 12 句因包含“下榻”,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下榻
第 28 句因包含“棣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棣萼
第 29 句因包含“大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物
第 29 句因包含“唾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唾手
第 30 句因包含“南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宫
祝杨春同年 明末 · 申佳允
吾郡同年十七人,惟君与我情更亲。
地分百里悬隔梦寐周旋笑语频。
一日君来谒太守留连萧寺三更酒。
约予共作清源游,鸡黍相邀不置口。
长至才过践素盟,奚囊驴背甘陵
款扉倒屣欢迎入,下榻挑灯意气横。
畅饮高歌几日夜,忽闻兵逼遵阳下。
匆匆分袂整归鞭,半扰离忧恐怕
冬尽都门解围春光倏忽柳花飞。
小窗偶坐年谱二月知君诞降时。
不谓同年尔我独,同年同月伊为熟。
只兹明媚仲春天,廿九为予君廿六。
选箑题诗举觞,维祺首为祝高堂
兰芽蚤接琼林瑞,棣萼平分桂树香。
大物明年唾手南宫奋发黄耇
同飞愿得青云,予亦因之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