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三〈扬雄·蜀王本纪〉~44~
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无五丁,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号曰石牛。千人不能动,万人不能移。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定蜀,因筑成都而县之。成都在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县寺舍,令与长安同制。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馀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惠王本纪》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居蜀之后,不习水土,欲归。蜀王心爱其女,留之,乃作〈伊鸣之声〉六曲以舞之。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娶以为妻。不习水土,疾病欲归,蜀王留之。无几物故,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盖地三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径一丈,高五尺。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爱之,遣五丁迎女。还至梓潼,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压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来,因名五妇侯台。蜀王亲埋作冢,皆致万石,以志其墓。
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无五丁,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号曰石牛。千人不能动,万人不能移。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定蜀,因筑成都而县之。成都在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县寺舍,令与长安同制。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馀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惠王本纪》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居蜀之后,不习水土,欲归。蜀王心爱其女,留之,乃作〈伊鸣之声〉六曲以舞之。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娶以为妻。不习水土,疾病欲归,蜀王留之。无几物故,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盖地三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径一丈,高五尺。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爱之,遣五丁迎女。还至梓潼,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压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来,因名五妇侯台。蜀王亲埋作冢,皆致万石,以志其墓。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开明位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张獠、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黑帝也。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
开明位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张獠、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黑帝也。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
《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六〈蛇一·蜀五丁〉
周显王三十二年,蜀使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拽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拔蛇,山崩,同时压杀五丁及秦五女,而山分为五岭,直上有平石。蜀王痛悼,(「悼」原作「复」,据明抄本改。)乃登之,因命曰「五女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侯」。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周显王三十二年,蜀使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拽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拔蛇,山崩,同时压杀五丁及秦五女,而山分为五岭,直上有平石。蜀王痛悼,(「悼」原作「复」,据明抄本改。)乃登之,因命曰「五女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侯」。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上〉
来敏《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来敏《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简释
五丁:喻指功勋卓著的功臣名将。唐张枯《读狄梁公传》:“五丁抉造化,一柱正乾坤。”
金牛:指蜀道。唐李商隐《井络》:“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例句
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 元稹 望云骓马歌
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 岑参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张祐 读狄梁公传
千里烟霞锦水头,五丁开得也风流。 李山甫 蜀中寓怀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李峤 牛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 蜀道难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李隆基 幸蜀西至剑门
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丁。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伯禹访未知,五丁愁不凿。 王维 燕子龛禅师
我思五丁力,拔入九重城。 白居易 答桐花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雍陶 蜀中战后感事
五丁功再睹,八难事难忘。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五丁卓荦多奇力,四士英灵富文艺。 骆宾王 畴昔篇
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 骆宾王 钱郑安阳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