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汉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汉节
第 4 句因包含“入蜀,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入蜀星
第 7 句因包含“阳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阳侯
第 10 句因包含“剑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剑履
第 19 句因包含“江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江妃
第 19 句因包含“江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江妃
第 30 句因包含“东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山
第 31 句因包含“仄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仄席
第 35、36、35、36 句因包含“宣室召,问鬼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宣室召
第 35 句因包含“宣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宣室
第 37 句因包含“金印,斗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印斗大
第 48 句因包含“风,欲,化南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溟
第 49 句因包含“一鹗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一鹗
第 4 句因包含“入蜀,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入蜀星
第 7 句因包含“阳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阳侯
第 10 句因包含“剑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剑履
第 19 句因包含“江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江妃
第 19 句因包含“江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江妃
第 30 句因包含“东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山
第 31 句因包含“仄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仄席
第 35、36、35、36 句因包含“宣室召,问鬼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宣室召
第 35 句因包含“宣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宣室
第 37 句因包含“金印,斗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印斗大
第 48 句因包含“风,欲,化南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溟
第 49 句因包含“一鹗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一鹗
送鲜于运使西归 宋 · 晁公溯
飞鸟避汉节,朔风扬旆旌。
光芒候躔次,始见入蜀星。
父老喜公至,来临此江滨。
阳侯为先驱,归指唐安城。
君恩解烦剧,剑履休殊庭。
众闻驷马还,当为故乡荣。
眷兹峡中郡,念昔德化深。
民无暴敛困,士感铨衡平。
自闻有行色,愁云黯秋阴。
已应江妃瑟,泠然作离声。
大江亦安流,不复洪涛惊。
天水相与碧,云山无限青。
乃知盛德士,扶持有神明。
但恨济世具,遽起怀归心。
宁无北阙念,未忘东山情。
君王正仄席,漏下开延英。
如公藉甚久,名闻汉公卿。
当赐宣室召,不但问鬼神。
金印有斗大,锦衣无夜行。
愿言不俟驾,起焉慰苍生。
自嗟代舍客,蒯缑郁悲音。
久落糠秕后,日随车马尘。
不意侍广座,见谓非凡鳞。
假之风雷势,欲令化南溟。
误当一鹗荐,敢冀万里程。
独念知己难,感激爰至今。
时来或可勉,庶隔云母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