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阳春,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阳春曲
岸行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少年血气消磨盎盎阳春大和
已放杏花风味短,未酸梅子典刑多。
一官满去鱼无饵,万里归来燕有窠。
但愿时平蚕麦好,免教人问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