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引:曩予习礼之《中庸》,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双然知圣人之德,学以至于无学。然而斯言也,犹示行者以室庐之奥耳,求其径术而布武,未易得也。冕读佛书,见大雄念佛之普级宝山而梯之,高揭慧火,巧镕恶见,广疏便门,旁东邪径,其所證入,如舟沿川,未始念于前而日远矣,夫何勉而思之耶?是余知穾奥于《中庸》(是余知突奥于《中庸》),启键关于内典,会而归之,犹初心也。不知余者,诮予困而后援佛,谓道有二焉。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其證也,犹喑人之享太牢,信知其味,而不能形于言以闻于耳也,口耳之间兼寸耳,尚不可使闻,他人之不吾知,宜矣。开士君素,偶得余于所亲,一麻栖草,千里来访,素以道眼视予。予以所视视之,不由陛级,携手智地。居数日,告有得而行。乃为诗以见志云。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一作与)风生浪,珠非尘可昏。
悟(一作去)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