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风流,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风流尽
第 2 句因包含“文彩,风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文彩风流
第 4 句因包含“玉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棺
第 12 句因包含“彩笔,锦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彩笔
第 13 句因包含“月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月窟
第 13 句因包含“月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月窟
第 13 句因包含“天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马
第 14 句因包含“云霄,大鹏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鹏
第 16 句因包含“獬豸,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獬豸冠
第 17 句因包含“青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衿
第 20 句因包含“吹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吹嘘
第 21 句因包含“吏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吏隐
第 23 句因包含“攀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攀桂
第 23 句因包含“攀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攀桂
第 23 句因包含“攀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攀桂
第 27 句因包含“君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君平
第 29 句因包含“丝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丝纶
第 31 句因包含“斑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斑衣
第 32 句因包含“菽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菽水
第 33 句因包含“折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折柳
第 34 句因包含“蓬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莱
第 34 句因包含“骖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骖鸾
第 34 句因包含“骖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骖鸾
第 35 句因包含“紫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紫府
第 37 句因包含“大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白
第 38 句因包含“还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还丹
第 43 句因包含“二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二竖
第 48 句因包含“汗漫,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汗漫游
第 55 句因包含“鲰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鲰生
第 57 句因包含“燕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燕石
第 58 句因包含“木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木瓜
第 59 句因包含“三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秀
第 64 句因包含“苜蓿,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苜蓿盘
第 65 句因包含“下榻高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高人榻
第 68 句因包含“考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考槃
第 69 句因包含“登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庸
第 70 句因包含“九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原
第 75 句因包含“蒿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蒿里
第 75 句因包含“埋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埋玉
第 80 句因包含“醉,不忍,过,哭羊昙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羊昙恨
第 2 句因包含“文彩,风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文彩风流
第 4 句因包含“玉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棺
第 12 句因包含“彩笔,锦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彩笔
第 13 句因包含“月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月窟
第 13 句因包含“月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月窟
第 13 句因包含“天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马
第 14 句因包含“云霄,大鹏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鹏
第 16 句因包含“獬豸,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獬豸冠
第 17 句因包含“青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衿
第 20 句因包含“吹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吹嘘
第 21 句因包含“吏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吏隐
第 23 句因包含“攀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攀桂
第 23 句因包含“攀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攀桂
第 23 句因包含“攀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攀桂
第 27 句因包含“君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君平
第 29 句因包含“丝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丝纶
第 31 句因包含“斑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斑衣
第 32 句因包含“菽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菽水
第 33 句因包含“折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折柳
第 34 句因包含“蓬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莱
第 34 句因包含“骖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骖鸾
第 34 句因包含“骖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骖鸾
第 35 句因包含“紫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紫府
第 37 句因包含“大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白
第 38 句因包含“还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还丹
第 43 句因包含“二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二竖
第 48 句因包含“汗漫,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汗漫游
第 55 句因包含“鲰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鲰生
第 57 句因包含“燕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燕石
第 58 句因包含“木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木瓜
第 59 句因包含“三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秀
第 64 句因包含“苜蓿,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苜蓿盘
第 65 句因包含“下榻高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高人榻
第 68 句因包含“考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考槃
第 69 句因包含“登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庸
第 70 句因包含“九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原
第 75 句因包含“蒿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蒿里
第 75 句因包含“埋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埋玉
第 80 句因包含“醉,不忍,过,哭羊昙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羊昙恨
赤谷翁挽(四十韵) 清 · 李贺朝
七言排律 押寒韵 出处:三秀轩稿卷之二
自哭壶翁泪不乾,风流文彩尽凋残。
瞻依独有灵光殿,蝉蜕今催白玉棺。
太乙亭空秋寂寂,丫溪洞邃夜漫漫。
词林共切云亡恸,乡党偏增不慭叹。
崛起虽同兴草莽,源深自是盛门阑。
丰姿婥约神仙骨,彩笔纵横锦绣肝。
月窟初腾天马步,云霄仍展大鹏抟。
温言昵侍铜龙席,直气高峨獬豸冠。
早以青衿游绛帐,将期赤帜建骚坛。
圣君知奖坡翁似,诸老吹嘘国士看。
南邑暂临为吏隐,北京专对富瑰观。
天门雨露重攀桂,楚泽风霜远泣兰。
荣悴向来俱有命,世情看去剧多端。
君平与世元相弃,子美书怀独耻干。
虚老丝纶资衮手,谩持蓑箬钓鱼竿。
偏慈养尽斑衣奉,锡类恩推菽水欢。
关塞数年闻折柳,蓬莱一入访骖鸾。
仙缘紫府三生梦,幽筑香山八节滩。
豪性不须耽大白,华颜应自赖还丹。
千篇秀句囊中满,三尺瑶徽膝上弹。
海内知音能几在,世间行路一何难。
翻婴二竖春难复,强就长桑技已殚。
晓月英魂归故宅,秋天旅榇发长安。
炳然忠悃传遗草,汗漫真游想玉栏。
莫道傍人空噭噭,偏怜病棘任栾栾。
八旬年甲踰稀寿,三品铭旌尚外官。
位比高才虽有憾,名随晚福亦云完。
鲰生半世追陪密,先契寻常礼数宽。
燕石叨参红玛琉,木瓜赢得翠琅玕。
心期岁暮遗三秀,和气春融袭一团。
壶里去寻双柏老,雪中来赋短梅寒。
风光最爱芙蓉榭,趣味争誇苜蓿盘。
下榻高人同跌宕,倚楼词客许盘桓。
居然人事新封墓,牢落林居旧考槃。
昭代登庸方焕赫,九原存殁独悲酸。
星辰已返真同傅,山岳新摧讵仰韩。
赖有孙郎交似漆,每同村叟泪倾澜。
空违蒿里看埋玉,愧负灵筵敬爇檀。
一曲挽歌宁尽述,千秋遗迹未应刓。
醉来不忍东冈过,痛哭羊昙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