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在己巳冬。敬父报梅花开。余与元灵诸人。往会山天斋中。梅龛凿圆窍。障以云母。白葩英英。如在月中。其傍奠文王鼎。他古器数种。亦清楚可意。相与谈文史至夜分。敬父取白磁大碗。盛清水置户外。而良久视之。冰之厚可二分。穴其中泻水。覆碗于丌上。莹然出一银罂也。从穴处纳烛。点火朱明。气彻光通。爽不可言。顾而笑。命酒乐甚。取石鼎联句诗。将和之。元灵首题烛龙羊胛之句。次传孺文。次传余与敬父。各书数句。晓鸡已腷膊矣。士晦,伯愚未及把管。意阑而止。谓俟再会当成之。后二年春。余入丹阳。其冬敬父死于北地。馀数人又落落难合。向之所谓联句不可复为矣。今十二月既望。梦见敬父。笑语如畴昔。适有人斲大冰空其中。燃烛悬之屋梁。永夜独坐。有悲无欢。不但死者不可复见。即其生者无以致之。穷峡荒寂。虽梅花一枝。亦何能相伴也。念敬父笃于朋友。性喜文章韵事。见吾辈佳句。喜动于色。若己有之。每一篇出。索之如远别人家书。诗债之留滞者。又如更鼓之提警。噫。今不见此事。已数岁矣。触物兴感。泪与冰霤俱落。宁可为亡友。遗下一债哉。起句用元灵语。他皆忘漏。自以己意成之。归对山天之梅。携琴象静温之篇。当复续之。癸酉除夜。胤之泣题。
烛龙栖玄门,夜短羊胛烹。
色空凝有质,体圆斲无声。
千年化城开,一条雪衢亨。
可怜微阳蛰,应教夏虫惊。
积中知华发,全德戒恒贞。
凌寒梅蕊并,照夜珠辉争。
汎汎空明船,濯濯沧浪缨。
囊萤光可掇,镜花影欲平。
始觉清明在,应消鄙吝萌。
金瓯今不缺,银汉何自倾。
心在寒露白,魄濯秋水清。
忽忽疑捉影,洞洞如执盈。
斩凿犹可献,刻镂竟何成。
不愁风淅沥,祗畏日温晴。
一幅鲛绡裂,半面唇楼撑。
饰礼惭瑚琏,受烹让鼎铛。
成形在华屋,铄质归尘坑。
易作堕地甑,差拟下霄罂。
鍊火丹汞转,照月樱桃擎。
进我清凉散,迟尔太和羹。
冷煖终自知,消长慎莫轻。
莹晶良玉蕴,团圆火齐盛。
玄渊雷斧伏,晓天参旗横。
先春看花落,未雨听霤鸣。
何曾隔尘膜,自许效丹诚。
棋消衰世忧,书见古人情。
浇了热肠尽,高着冷眼并。
为诗太白和,作颂清圣呈。
谁能握瑾瑜,遮莫叩彭铿。
遇寒方幻相,因人或久名。
气纯流光彻,神一感梦精。
迢递山天夜,灯前玉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