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孤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孤桐
第 12 句因包含“凤,丹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丹穴
第 20 句因包含“咄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咄咄
第 2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2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2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38 句因包含“手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手泽
第 47 句因包含“南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薰
第 12 句因包含“凤,丹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丹穴
第 20 句因包含“咄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咄咄
第 2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2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2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38 句因包含“手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手泽
第 47 句因包含“南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薰
君子琴歌(并序○乙酉郑茂亭等共赋) 晚清 · 李南圭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修堂遗集册一
往年予游金刚。入万瀑洞。洞无土。惟水石相搏。石多灵奇瑰诡。于金刚为第一。意有神材异宝。钟其英而发其气也。顾无所见。窃疑之。乙酉春。骊城李叔度过予皇华坊馆。携一琴以视曰。此吾祖玉洞先生所尝蓄也。人有善甫者。入万瀑洞。见石上有枯桐为霹雳所震。曰良也。取以遗先生。先生为之琴。作诗以铭之。世所称君子琴也。后不能传于家。为人所有。吾以先人之意。泣而告诸人而还。材坏矣。弦蠹矣。柱缺矣。其独存而可睹者。闇然之质也。族人起居郎鹤叟甫。为是慨也。亟令人新之。胶而合焉。更而縆焉。补而足焉。琴于是犹夫旧也。是不可不言。子其识之。予取而鼓一再行。雍雍乎其和也。愔愔乎其幽也。洋洋乎其有古音也。予悚然而作曰。予尝求见于万瀑之洞而卒不能得者。先生固得之矣。予乃今得见也。夫以万瀑之石之灵奇瑰诡。所以钟其英而发其气者。宜不数数然也。予于是又有感焉。物之成毁显晦。固若偶乎尔。然亦有不偶者存。何者。始桐之困于石厄于震也。晦而毁也。而先生显之成之。既而逸而藏于人也。亦晦而毁也。而叔度显之。而起居郎成之。是岂偶乎哉。其亦不偶者哉。歌曰。
灏气日夜赴溟渤,金刚山一万二千仙灵窟。
万瀑洞真奇绝,万瀑之水流活活。
万瀑之石白如雪,老石出水千尺屹。
上有孤桐离奇复郁结,霰磨以戛。
急湍激而齧,其性既内结。
其气不外泄,凤凰不住归丹穴。
亭亭独老空山月,直干枉被乖鬼轧。
夜半雷斧轰轰发,烟里黑立模糊血。
上枝倒折下枝裂,百劫护持一朝夺。
潸然欲泪山中佛,李夫子见之长咄咄。
伏羲忽焉没,龙门无馀蘖。
此桐又见阏,正声恐消歇。
山僧丁丁伐,僮仆远于挈。
朱弦为诗以识越,一弹宣湮郁。
再弹忘饥渴,玉琴山下石泉冽。
闭门终日著琴说,冰枝木稼天风烈。
先生与琴一为别,堂前只有滩声咽。
呜呼琴作谁家物,百年家庭绍衣钵。
先生有孙俗乎拔,谓是手泽犹不竭。
图存故琴向人乞,双手启匣纤尘拂。
魏家复传文贞笏,成毁数定人亦斡。
左史改弦又理橃,我有端蓍为君揲。
馀响遗韵可重掇,愿将此琴朝天阙。
为王一奏南薰阕,不然携归故山聊自悦,学取古音绳前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