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氏苏州良家子。幼选侍长秋殿。崇祯末。李自成陷京师。屈氏逃匿民间。及自成败。屈氏为清九王所获。常置军中。我昭显世子质于沈。以屈氏隶焉。竟从至国。属万寿殿。事庄烈王妃。屈氏善琵琶。又能扰禽兽指使。无不如意。有弟子进春者并传法。孝庙尝询髻制于屈氏。今士大夫家髻制自屈氏。则屈氏固多识也。屈氏既东来。常泫然北望。年七十馀将死。语其人曰。幸埋我西郊路。不忘首邱也。肃庙命广平田氏主屈氏祀。岁给祭需。至今不绝。田氏亦明朝尚书应扬之后云。余闻老梨园言。屈氏随世子出。居乡校坊邸。往往召梨园数辈。隔帘授琵琶指法。今尚有姜典乐者私淑焉。其尝所御琵琶紫檀槽。文理盘蹙。光鉴毛发。后人不知其乐器。用为陶井之具。甚至屈辱■厂中。姜若山偶得于天潢故家。为之重新。审音调律。大有䨓辊之美。余既感叹姜若山事。又摭屈氏逸史而修书之。系以歌。
琵琶本是马上弦,索释名以为蕃中所作。
顺手曰秕逆手把,一弦一声推又却。
不知何时此器入汉宫,复随乌孙公主伤流落。
杜挚则云长城筑时,弦𪔛而鼓苦秦虐。
汉乐蕃乐不一名,拗项直项无定矱。
崇祯宫女搊琵琶,鼎革身羁九王幕。
苍黄步趋寿皇亭,恨不以殉命之薄。
思归公子幸相随,东流之水花漂泊。
庄烈閤里第一人,万寿殿中春绰约。
破拨声繁恩怨长,风沙犹觉绕帘阁。
性灵屡伏善才曹,汎澜相对供奉骆。
弟子进春学新翻,并扰禽兽传糟粕。
而来二百年无闻,惆怅人琴两冥漠。
逤逻檀槽蹙凤纹,金缕玉质光灼烁。
岂知屈氏琵琶尚人间,鹍弦铁拨随风萚。
宫商附木木不言,庸奴淘井事可愕。
姜君叹息为重装,翠凤昂首灵龟旁礴。
神明顿还弦柱间,是日池上蕤宾铁自跃。
此器本自汉宫来,肯与兜离共唯诺。
胸膝上抱相亲,美人黄土馀芗泽。
我伤哀乐在前中年,况今凭吊心作恶。
姜君为我转轴抹四弦,匪风下泉凄而廓。
宛见屈氏无言拥袂立,精灵化下辽阳鹤。